設置
書頁

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繼隆有點緊張劉安不顧背后。

  劉安很平靜:“沒事,他們不敢。應州城,我把耶律隆慶掛在架子上,他們沒敢出來,然后等我離開后他們想偷襲我后隊,被高瓊將軍埋伏,殺了他們三萬。”

  “到了蔚州,我想再來一次,結果蔚州緊閉城門不出來。所以我就先走了,留了一點兵馬想引他們出城,結果我在這里打了三天,他們都沒動靜,呼延家兩兄弟埋伏了幾天等煩了,所以石二伯替我去處理一下。”

  李繼隆再問:“新州、武州、易州、嫣州、儒州如何?”

  “曹瑋將軍去攻打居庸關,還沒有回信。其余的五州,我這邊沒領軍的將軍,石二伯說他不想去打新州,幫我處理了后衛諸城之后便回來對付幽州。”

  李繼隆長長的松了一口氣,燕云十六州已經有一半落在劉安手中了。

  其余的,小問題。

  李繼隆對劉安說:“派楊嗣去打易州如何?”

  劉安輕輕拍了拍手,一傳令兵上前,劉安吩咐道:“去把我的虎符取來。”

  “是。”

  很快,一隊禁軍前來,一只大箱子四把鎖,四名禁軍各拿一把鑰匙,打開箱子取出大元帥虎符,劉安的軍令已經寫好,用虎符落印后派人送出。

  這時,呼延必興全身是血,身后兩名士兵用搭架抬著高瓊到了劉安近前。

  劉安猛的站了起來,他緊張。

  可李繼隆卻是很平靜,慢慢的站了起來開口對呼延必興說道:“你不錯,沒有辱沒你父之威名。”

  “謝將軍贊。”呼延必興用力一抱拳。

  李繼隆從軍多年,他可以從呼延必興的眼神之中看出,這是勝了。至少流血什么的,武將那有不流血的。

  劉安急急的問:“高將軍如何?”

  “沒傷,就是沒力氣。”高瓊有氣無力的回答著。

  有醫官上前:“報劉巡視,高將軍身上有輕傷六處,都不打緊,只是人脫力了。”

  高瓊畢竟是五十八歲,他老了。

  高瓊一握劉安的手臂:“幸不辱命,順州過來的七萬遼軍留下了,輜重七成盡入我手。預計后天晚上能夠運回來。只,只是我部已無力再攻順州,傷亡不重,但士兵連續作戰,需要休整。”

  劉安輕呼一聲:“將名冊!”

  立即有傳令兵飛奔而去,軍中司馬就在高臺下辦公很快將將軍名冊送到了劉安手邊。

  劉安的眉頭皺了起來。

  他有兵可用,但無將可派。

  李繼隆說道:“楊延昭。”

  “傳,楊延昭。”

  攻城不是野外混戰,靠你夠狠就行,攻城是一種技巧,而且還要防著對方的援軍,劉安沒有強攻幽州,卻在不斷的蠶食整個燕云十六州。

  楊延昭趕到的時候,李繼隆已經將所有的戰況都從軍中司馬處了解到了。

  正在劉安準備下令的時候,李繼隆說道:“不能攻打順州的,遼軍主力最多三天就能趕到順州,來自遼中京的主力。”

  從這里到順州大軍急行軍也要走一天半,攻城可不能急行軍,要帶攻城軍械的。

  若遇上來自遼中京的主力大軍,攻打順州城的兵馬會全死在順州城下。

  “攻順州。楊將軍可敢去。”

  “劉安!”李繼隆暴喝一聲。

  劉安靠近李繼隆低語兩句后,李繼隆沖著楊延昭吼了一句:“楊延昭,拿不下順州提頭來見。”

  “得令!”

  楊延昭不是慫包,既然李繼隆下令,拼得一死他也不會后退半步。

  憑什么劉安一句話就說服了李繼隆,因為李繼隆相信潘惟熙。

  論領軍的本事,潘惟熙是二流,比不過曹瑋。

  但論智慧與心狠的程度甩劉安八條街,就是李繼隆都自認不能比。

  此時,潘惟熙在何處。

  錦州。

  一個時辰下錦州。

  潘惟熙坐在錦州城主府,一邊吃著來自占城的水果一邊看著從錦州官衙抄出的文書。

  錦州城不是打下來的,是騙下來的。

  三千高麗流民化妝成高麗輜重隊,帶著一千昆侖奴騙開了錦州城門,然后一萬大宋禁軍,一萬昆侖奴攻入錦州后,再掉頭從陸上與水上同時攻打葫蘆口。

  折惟其入內,行禮:“大帥,我們的兵馬已經整備完畢。”

  潘惟熙嘆了一口氣:“你說,這楊家老三押船回汴梁,怎么就跟著我女婿北征了,讓本公現在無人可用。也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

  “不知,戰報上不會提及。”

  折惟其說的是實話,以楊延浦的級別不可能在戰報上提到他是否立功,或是受傷,或是戰死。

  潘惟熙站了起來:“放你領兵去攻打遼中京,我不放心。”

  “末將不怕死。”

  “不是怕不怕死的問題。”

  “是,末將明白,末將推薦一人。洪湛雖是文官,可大用。”

  潘惟熙點了點頭,洪湛是個人才,在年輕的時候太宗就招見過他對西北獻策。

  “傳洪湛。”

  洪湛很快就到了,潘惟熙對洪湛說道:“這是一份正式的軍令,有大元帥虎符。但本公無人可用,你可領五萬兵馬突襲開城?”

  “下官領命,下官請問,突襲開城之后當如何?”

  潘惟熙將一封劉安給他的密信交給了洪湛,洪湛快速讀了一遍后回答:“下官可以把這事辦的很好,扶王詢登基。”

  “看清楚。”

  洪湛再看一遍,上面王詢畫了一個圈,洪湛一臉的茫然。

  潘惟熙說道:“這個王詢是高麗王后皇甫氏與高麗王叔父王郁私通所生,王郁有一與女奴的私生子長的與王詢非常象,是另一個王詢,你可明白?”

  “下官明白。”

  潘惟熙追問:“你真的明白?”

  “明白,不明白人已經都死了。”

  “講的好,這事辦漂亮了。記住了,有五位給我兒獻上效忠信的高麗大商,他們獻上了他們背后主子家族效忠信,我不僅要見到這效忠信,這不夠。”

  洪湛立即說道:“還有他們刀上的血。”

  “沒錯。”潘惟熙很滿意洪湛的回答。

  洪湛施禮:“下官這就去辦,若有失,請韓國公斬下我人頭。”

  “去吧。”

  “是!”洪湛施大禮,退后三步這才轉身離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