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或許是不愿意貶底越州窯,有人站出來為越窯說話了。

  “越窯的秘色是給高麗商人看的,越窯都不敢自稱天下第一,只說,天下若瓷器有十窯,越窯在其一。莫說越窯不好,也是我等同道中人。再有就是……”這位老者也拿出一只茶碗:“我汝州窯,天青盞!”

  因為劉安的存在,原本南宋在崛起的汝窯提前出現了。

  又有人說道:“可惜,僅此一只。”

  “唉!確實僅此一只,若再給我汝窯一年時間,或許會有成套的珍品出現。”

  此時,摘星閣一樓,劉安正陪著劉承珪在觀賞瓷器。

  劉承珪背著手:“官方記載,有點名氣的窯口一百七十四個,沒名氣的無數。能燒出精品的,依我看也有一半以上,出珍品的不會少于三十個。這……”

  劉承珪停下了,走到一個展架前停下了腳步。細細觀看之后說道:“這是來自浮梁的,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窯口,此物不凡。”說罷,劉承珪拿出一副劉安早就給準備好的手套戴上,輕輕的取了一只小杯拿在手中。

  “很輕,這青白瓷燒的不錯。”

  此時的景德鎮還叫浮梁,沒有改名字呢。這一套茶具已經非常接近蛋殼瓷,制作的很精美。

  劉安指了指不遠處:“叔,看看那個,黑盞!”

  “不錯,不錯。”劉承珪也無心與劉安再說閑話,連他這位見多了珍品的宮中大總管都驚呼連連。

  這一次,依劉安的要求,來參加的窯有大宋官方記載的約一半。

  就這一半,也展示出瓷器的深厚底蘊。

  這里,可不僅僅有瓷器。

  一面巨大的屏風,蘇繡、八駿。

  劉承珪站在這屏風前都挪不動步子:“‘王馭八龍之駿’分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八駿。”

  劉安在旁:“值不值五百貫?”

  “一千貫,賣給我。”劉承珪笑著搖了搖頭:“此繡,驚艷,看官家的意思吧。”

  高八尺、長三丈二的木制屏風,繡口約占三分之二,正好在八塊屏風上繡了八匹馬,是蘇繡的巔峰之作。

  最后,還有錦。

  錦只是大宋絲織物十四大分類中的一種,錦或許不是最貴的,但錦肯定是賞眼華麗的。

  金絲妝花錦。

  劉安非常喜歡這錦,劉承珪卻對劉安說道:“此技法是非常復雜的一種織法,不止有錦,宮里還有妝花緞、妝花綢、妝花羅、妝花紗,好多。這一塊,還不夠拿到頭名,雖然很漂亮,而且也不比宮里的差。”

  “好了,開門吧。雜家到樓上坐坐。”

  因為劉承珪先要來看看,摘星閣的還沒有打開呢。

  看著劉承珪上樓,劉安轉身從后門離開。

  摘星閣內一處被圍起來暫時停工的工地內有一間小屋,鐵頭帶人在這里圍著五個人不是宋人打扮的人。

  劉安入內,這五個人趕緊就彎下了腰。

  鐵頭迎著劉安入內,上首擺上椅子讓劉安坐下。而后,劉安問道:“他們可靠嗎?”

  “主君,可靠。不可靠的兩人已經綁上石頭扔進了大河里,這是他們寫下的效忠書。”鐵頭捧著那份效忠書給劉安看,上面有簽名,有五個血手印。

  內容嘛,很有意思。

  作為高麗人,為了效忠連高麗王都罵了,這份效忠書流出去,他們不僅有家難回,而且全家一定會遭難。

  劉安搖了搖頭:“太苛刻了。”

  “主君,這是他們主動要求寫的,我只是告訴他們,給他們一個機會效忠主君,他們聽說能發財,就主動寫了這個。”

  劉安點了點頭,這才對那五人說道:“能來我大宋作生意,你們的漢話應該說的不錯,我說你們聽,若有意見提出來。”

  “是!”五人的腰彎的更低了。

  劉安說道:“兩只船,一船裝滿了銅,另一只船上除了銅之外,還有一百斤金沙,五千斤銀錠。這里有一份采購清單,你們照單子買。但商量好價格之后,卻不要急著付錢,轉過來請求我大宋水師護你們回家。”

  鐵頭等劉安說完,將一份清單遞了過去。

  讓五人看完之后,他們自己抄錄一份。劉安這一份當場就燒掉了。

  劉安這才發問:“為什么非要大宋水師護你們回去呢?”

  一人上前:“回學士的話,因為遼人肆虐,我高麗人向往大宋,可卻被遼人逼迫年年進貢,我等不但被遼人盤剝,而且還會被遼軍搶去財物,或是我等就這么直接回去,一但遇到遼軍,必然要拿錢買路,至少會損失三分之一的財物。”

  “回答的好,繼續。”

  “所以,我等請求宋軍水師保護,若有宋軍保護我們每年都會運來大量的銅、銀、金、寶石、藥材。若無法取得保護,我等只能作一些下等貨物的生意,而后只采購上清單上的下等麻布、下等茶葉。”

  劉安站了起來:“去吧。”

  “是,學士。”

  宋朝與高麗的貿易已經斷了十年,這十年來高麗商人偷偷的來到大宋,卻不成體系,也沒有足夠的規模。

  而且因為高麗轉投遼國,不再向大宋進貢,大宋的商人也不喜歡高麗商人。

  這一點劉安很佩服。

  商人逐利,可大宋的商人卻很有節操,小商小販不說,大商豪商絕對是有節操的。

  五名高麗高人退離,他們會按劉安的吩咐去辦。

  他們才是真正的逐利商人呢。

  劉安倒也小看了他們,除了劉安給的兩船之外,他們還帶了千斛船一共八條,裝有高麗的特產,其中還有金約七十斤,良馬二百匹。

  宋朝,一斛為五斗,兩斛為一石。

  五百石船,不算小船了。

  其中有個細節,這些人根本就沒有靠近到大宋的海岸線就被李歡收拾了,然后餓了幾天之后,便派人給劉安送了回來,在李歡看來這些人或許有用。

  高麗的貿易有巨利,李歡認為劉安需要高麗人來效忠的。

  五名商人退離,劉安才問鐵頭:“你問過沒有,他們最初出海有多少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