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天,潘羅支如期而至,劉安出城三十里迎接,禮部出城十里擺開儀杖迎接。

  當下,潘羅支上殿獻上國書,承認六谷為大宋屬國,愿稱宋皇為帝。

  大宋皇帝當場賜武威郡王爵。

  接下來,皇宮大宴。

  劉安作為赴靈州的主官,自然是有資格參加這場宴會的。

  在宴會上,潘羅支獻禮。

  給大宋皇帝級優戰馬百匹,每一匹都有汗血寶馬的血統,純白色貂皮千張。

  三相、六尚書各有禮物。

  然而,給劉安的禮物只有一塊純白色的巨大鹽塊,僅此。

  宴會上酒過三巡,潘羅支開始和大宋重臣寒暄。

  皇帝側過頭問劉承珪:“你說,這潘羅支有另外給劉安禮物嗎?”

  “官家,沒有。”

  “一塊鹽,那塊鹽估計劉安府上能吃兩年,這潘羅支也太小氣了,怎么說他和劉安也一同作戰過,只給了一塊鹽,就是漂亮一點鹽,除了能吃……,現鹽價多少?”

  劉承珪回答:“官家,上等精鹽價每斤五十五文。那大鹽塊怎么也有千斤,又這么漂亮,老奴估計也值百貫。”

  “百貫啊,還行,這算是個心意。”皇帝還是感覺不爽,他認為潘羅支有點小氣了。

  劉承珪卻不這么想。

  可他沒說。

  若潘羅支單獨給劉安一份極重的厚禮,那么難免會讓皇帝多想,也會讓朝堂之上那些諫官有話說。

  所以,心意不在貴重,君子之交淡若水。

  皇帝又問:“明天的迎接慶典準備好了嗎?”

  “劉學士安排的,只說一切就緒。”

  “恩。”皇帝點了點頭,又站起來高舉酒杯再走上一輪酒,然后借口自己有些累,讓眾臣自樂。

  大殿上,潘羅支見到劉安,笑著點了點頭:“劉學士,再來一杯。”

  在其他人眼中,潘羅支對劉安的態度與對大宋文臣沒太大的區別。

  劉安笑笑,舉杯滿飲。

  潘羅支再次點了點頭,劉安也點了點頭。

  傍晚,劉安回到家。

  那塊巨大無比、通體透亮的鹽塊就擺在劉安家的正廳。

  潘秭靈圍著這塊鹽已經轉了有一百圈,她不明白潘羅支為什么送了一塊鹽過來。

  劉安回來的時候,潘秭靈還在研究這塊鹽。

  “官人!”潘秭靈迎上了劉安。

  劉安點了點頭,拿起了隨這塊鹽一起送來的一封信。

  信上寫的極簡單,幾十年前地龍涌動,在數百米深地裂當中,有人發現了這塊鹽,其美若水晶,贈予弟。

  劉安伸手輕撫,面帶微笑。

  潘秭靈忍不住問:“就一塊鹽?”

  “娘子,你不懂。這不是普通的鹽,這一塊自三億年前生成,在地下約千米埋藏了億年,有雜質的會有淺灰、黃、紅等色。真正純凈無雜質的才是無色透明,如水晶一樣的。去安排最頂尖的工匠切成薄片,然后制作成燈罩。”

  “官人,有何用處?”

  劉安側過頭笑了:“可以讓你多活二十年,多年輕十年。”

  潘秭靈指著那塊巨大的水晶鹽傻了。

  這還是鹽嗎?

  能多活二十年,這是神物!!!

  這是神物嗎?

  答案是否定的。

  但,改善呼吸、讓人平靜與放松、更容易入睡,提高人的幸福感。這些心理上的東西,長期下來,比起壓抑的人更健康。

  多活二十年,只是劉安的一個隨意的說辭罷了。

  但,這樣的天然高純度水晶鹽,非常少見是真的。

  潘秭靈吃驚之后問了一句:“官人,這一塊值多少錢?”

  “在不懂的人眼,不值錢,就是一堆鹽,在我的眼中無價。”

  劉安說的無價,是潘羅支這份心意,以及這極少見的天然水晶鹽。

  制作水晶鹽燈罩對于劉安府里的工匠來說沒難度,能打磨玉器的他們,打磨水晶鹽片沒有半點問題。

  有現成的燈罩,只需要把玻璃片取下來換成水晶鹽片就可以。

  次日,汴梁城北大校場。

  這里有一場慶典,是劉安負責組織的。

  潘羅支到,劉安輕輕一擺手,鐵頭雙手捧著一把刀來到了潘羅支面前。

  一把唐橫刀。

  劉安讓工匠嘗試以三層不同材料的鐵與鋼打造,又使用的唐式覆土滲碳法,再加上先秦的鍍鉻法,以及一流鑄劍師的最后手工小錘定形。

  帶著漂亮的波紋的刀身,絲編的防滑手柄,鯊魚皮刀鞘。

  潘羅支接過刀之后,鐵頭順手從護衛那里抽出一把宋軍制式手刀,橫刀而立。

  潘羅支雙手握刀一揮,鐵頭那把手刀如切木片一樣斷裂。

  “謝過。”潘羅支語氣平靜,然后讓刀刃劃過自己的手臂粘了一滴血,看著血順著刀刃滴在地上后,這才收刀入鞘。

  兩人再次相互點了點頭,一起走上高臺。

  這把刀的工藝是否已經超越了夏州劍的工藝,劉安不知道。但劉安還是要把夏州劍的工藝搞回來,無論是對比,還是補充都非常有必要。

  對劉安來說,最大的遺憾是,給潘羅支這把刀無法量產。

  太考校工藝與材料了。

  走到高臺上,到了潘羅支的座位后,劉安突然抱拳一禮:“謝過潘老哥,那塊水晶鹽是無價之寶。”

  潘羅支只當那塊水晶鹽是神奇的玩意,沒想過價值。

  他聽劉安的話,更多的是情誼。

  雙手捧著劉安送他的刀:“這把刀在老哥哥眼中,也無價。”

  兩人相視一笑,劉安退離。

  三相六尚書也有禮物給潘羅支,有上上等絲綢,也有書籍,等等。

  說價值,在這個時間沒意思。

  校場內,已經用石灰畫了線,汴梁北大營,汴梁神武營已經派出士兵列隊,每個手中都拿著一支球棒。

  劉安版,大宋第一界棒球賽即將開始。

  大宋皇帝最喜歡的一個字就是:和。

  身體接觸過多的比賽他不喜歡。橄欖球這種身體對抗的比賽他更不會喜歡,所以劉安用了棒球。

  當然,真正的原因不是這個。

  劉安陪著皇帝身旁,低聲講解著比賽的規則。

  大宋,貴族已經有原始的高爾夫球比賽,這個時代叫門球。

  劉安這個在皇帝聽來,是升級版門球。

  “姑丈,打打殺殺多不好,打打球挺好。”

  “挺好。”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