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30章 統一、國策、擄掠人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我不同意!”

  劉文秀突然跳了出來,大吼道,“李定國,你如果一意孤行,非要葬送父皇基業,那就別怪小弟不講兄弟情面了。”

  左丞相吳兆麟也附和道:“本相也不同意。”

  李定國神色恬淡,目光轉向右丞相嚴錫,三尚書以及其余的大西將領,問道:“三位尚書還有諸位將軍呢?”

  “我不同意。”

  “大西軍絕不接受中央軍整編!”

  “我大西國尚有二十萬雄師,一仗未打就投降嗎?”

  幾乎所有人都無一例外地反對李定國的決定,只有幾員李定國的親信將領支持李定國的決定,大殿上群情激憤,李定國的表情卻逐漸清冷起來,淡然道:“這么說起來,倒是本王的不對了,不過……”

  “不過怎樣?李定國你想怎樣?”

  眼見左右丞相、三尚書還有幾乎所有的大將都無一例外地反對李定國,劉文秀的一顆心不由得變得熱切起來,他隱隱覺得機會已經來了,取代李定國成為大西國皇帝的機會已經擺在了他的面前!

  李定國目光清冷,肅然道:“大西軍必須接受中央軍的改編,本王心意已決,這事你們答應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

  劉文秀冷然道:“我們要是不答應呢?”

  李定國嘴角忽然綻起一絲冰冷的殺機,手一揮,兩隊全副武裝的甲士已經疾步入內,刀光劍影中,大殿上的文官武將已經被披甲武士團團圍住,劉文秀見狀臉色大變,厲聲道:“李定國,你這個亂臣賊子,你想做什么?”

  李定國沒有理會劉文秀,淡然道:“與本王拿下!”

  “是!”

  披甲武士轟然應諾,搶前將劉文秀、汪兆麟、嚴錫等人摁倒在地。

  待眾人都已經被拿住,李定國才長舒了口氣,向張蒼水道:“張總兵,倒讓你見笑了。”

  張蒼水直至此時才從巨大的震驚中回過神來,情不自禁地向李定國抱拳一揖,說道:“李將軍英明果斷,令人欽佩!”

  李定國眸子里掠過一絲落寞,說道:“請張總兵即刻回報靖南王,為了大漢民族的利益李定國愿意向朝廷繳械投降!”

  “不,不是繳械投降。”張蒼水誠懇地說道,“是整編,整編完成之后,大西軍就將轉變成為光榮的中央軍,而李將軍你,憑你的能力和聲望,本總兵相信你將來必然會成為我大明帝國的一員名將!”

  李定國淡淡一笑,未置可否。

  張蒼水向李定國抱拳再揖,旋即轉身揚長而去。

  西安,王樸行轅。

  王樸正與柳輕煙、柳如是議事時,呂六忽然興沖沖地走了進來,大聲道:“王爺,回來了,張總兵回來了!”

  “張蒼水回來了?”王樸長舒一口氣,懸在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說道,“快讓他進來。”

  “王爺。”柳輕煙媚聲道,“看你這神情,好像張總兵已經說服了李定國似的。”

  “呵呵,那還用說。”王樸微笑道,“如果不是說服了李定國,你們以為張蒼水還回得來嗎?大西軍可不是什么正經人出身,他們是草寇,這些草寇可不會跟你講什么仁義道德,更不可能奉行什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矩。”

  說話間,張蒼水已經昂然直入,向王樸叭地敬了記軍禮,朗聲道:“參見王爺!”

  “免禮。”王樸回了禮,欣然道,“蒼水哪,川中之行結果如何?”

  張蒼水道:“幸不辱命,李定國已經答應接受整編!”

  “好!”王樸上前拍了拍張蒼水的肩膀,說道,“李定國已經答應接受整編,這就意味著四川省也已重回朝廷治下,蒼水哪,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本王決定委任你為四川提督,統轄駐守四川的三個中央軍混成營!”

  張蒼水聞言神情大振,叭地又敬了記軍禮,大聲道:“多謝王爺栽培!”

  隆武三年(1646年)九月,大西將領李定國率十五萬大西軍向中央軍繳械,在成都城外接受整編,中央軍順利進川并兵不血刃光復了四川省,至此,大明帝國境內的叛亂以及境外的禍患已經全部掃平。

  揚州知府顧炎武被內閣任命為四川總督,張蒼水則被任命為四川提督。

  十五萬大西軍在成都城外接受了中央軍的整編,淘汰了軍中十萬老弱,剩下的五萬精銳全部開往南京燕子磯大營接受整訓,由于李定國的英明決斷,中央軍進川之后并沒有對大西軍大開殺戒,大西軍中的絕大部份官員都得以免遭罪責,武將則卸甲歸田,李定國和大西軍中部份年輕將領則被王樸帶回了南京,進入南京陸軍軍官大學接受新式軍校教育。

  十月中,王樸率中央軍班師回京,隆武帝親率文武百官出太平門迎接,同時由兵部尚書史可法提議,經內閣核準,太平門正式改名為凱旋門,并加寬加高了城門,以此表彰和紀念王樸以及中央軍全體將士的功績。

  當中央軍排著整齊的隊列浩浩蕩蕩開過凱旋門時,孫傳庭、錢謙益、呂大器、史可法、馬士英等老臣忍不住老淚縱橫,擁擠在凱旋門外的南京百姓更是喊得嗓子都啞了,許多老人面向北方長跪不起……

  這一天,真的是來之不易呀!

  自從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老奴酋奴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以來,大明帝國境內境外的兵災就從未斷過,這三十年來,大明帝國遭受了太多的災難,大漢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難,然而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所有的痛苦和災難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已經深夜了,南京城卻仍舊沉浸在喧囂之中。

  皇城外的大街上燈火通明,說書的,雜耍的,還有戲班子當街演出,興奮不已的百姓們擁擠在繁華的大街上久久不愿離去,這一夜,就連小巷里的暗娼也免費向瓢客們劈開了雪白的大腿,今夜……干什么都不要銀子,她們高興!

  逍遙仙境三樓的大包間里,王樸、孫傳庭、錢謙益和呂大器正赤果果地躺在浴桶里,一邊享受美妙的洗浴服務,一邊商量關乎大明國運和未來的國策,這幾乎已經成了內閣議事的慣例,每逢重大決策,最后總是要到逍遙仙境進行最后拍板。

  按王樸的觀念,對于像孫傳庭、錢謙益和呂大器這樣的內閣大員來說,到逍遙仙境洗洗浴,泡泡妞絕對算不上什么[],這三人組成的內閣可是大明朝廷的最高權力機構,他們打個小小的噴嚏,整個帝國就得爆發一場大地震。

  這樣的高官,到逍遙仙境泡泡澡,打打炮,放放松,又有什么不妥?

  王樸始終認為,駕馭官員,就得讓他們在該享受的時候享受,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該辦事的時候全心全力辦事,這其實沒什么訣竅,人差不多都一樣,誰也不會比別人高尚太多,要想官員不把心思放在摟銀子、想美人上面,就得讓他們坐著銀山,摟著美人。

  讓官員們過上比絕大多數人都富足、逍遙的生活了,絕大多數人在錢財和美色上面也就沒什么追求了,閑著沒事就只能辦實事了。

  王樸的觀念與洪武帝朱元璋的馭人之道是絕對背道而馳的,朱元璋奉行的是低薪酷刑,而王樸奉行的是高薪養廉,王樸算過一筆賬,用來高薪養廉的銀子并不會比低薪酷刑下官員貪墨的銀子更多。

  當然,高薪養廉得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中央和地方政斧的官僚機構必須簡單高效,大量冗余或者重疊的機構必須裁撤,否則,光是支付官員的薪水就能把帝國的財政拖垮!和之前的十六朝相比,隆武朝裁撤了科道衙門和九院,強化了六部功能,京中大小官員的數量也大幅減少,總人數甚至不及崇禎朝時的十分之一!因此,官員的薪水雖然提高了十倍,可財政支出卻反而減少了。

  孫傳庭舒服地呻吟了一聲,率先提起了話題:“內憂外患皆已掃平,大明朝總算是太平了,再接下來國策勢必要做出一些調整,今天老夫把大伙召集起來,就是想議一議朝廷未來的國策。”

  錢謙益、呂大器的目光同時轉向了王樸,兩人已經養成了習慣,但凡遇上商議國策這樣的重大會議時,在王樸沒有發表意見之前,他們是輕易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畢竟王樸的意見才是未來國策的準繩。

  王樸沉吟片刻后說道:“我以為北直、山西、陜西三省的殺胡令仍可繼續奉行,以推動我大明向境外殖民,雖說我大明的疆域已經足夠遼闊,養活億萬子民已經綽綽有余,可誰也不知道將來帝國的人口會膨脹到多少,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未雨綢繆,盡全力替后世子孫開拓足夠大的生存空間。”

  “對對對。”錢謙益連聲附和道,“王爺所言極是,北三省的殺胡令必須繼續推行。”

  孫傳庭輕輕頷首,又問王樸道:“其他的呢?眼下內憂外患都已經掃平,幾十年內估計是沒什么仗好打了,是不是讓中央軍解甲歸田,全力恢復生產?”

  孫傳庭的意見屬于老成持重,歷朝歷代也都是這么做的,大戰之后必須有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否則整個民族整個國家就很難從戰爭創傷中恢復過來,而且大戰之后人心思定,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很少有人再愿意繼續打仗了。

  但是這次,孫傳庭的意見無疑是不適合大明國情的。

  首先,王樸創建的中央軍完全是為了打仗而存在的,中央軍的士兵極度渴望戰爭,其次,大明百姓尤其是江南百姓已經被王樸和中央軍激發出了強大的民族血姓,他們熱切地期望中央軍能夠早曰對外擴張,把中央軍的軍威打到國外去。

  “讓中央軍解甲歸田?”王樸大搖其頭,連聲道,“不不不,這絕對不行,要是解散了中央軍,大明帝國就失去了強大的武裝力量,那么我要說的第二條國策就很難推行了,因此絕不能讓中央軍解甲歸田!”

  “第二條國策?”孫傳庭問道,“什么國策?”

  王樸道:“這就是今天的議題,這第二條國策就是——擄掠人口!”

  “擄掠人口?”孫傳庭失聲道,“擄掠誰?上哪去擄掠?”

  錢謙益也疑惑地說道:“王爺,我們大漢民族眼下奉行的民族政策是種族清洗,古人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把外族人口大量擄入國內,是否會危及大漢民族的生存,而且與現有的種族政策背道而馳啊。”

  王樸提出的擄掠人口的確與大明帝國現有的種族政策背道而馳,但王樸也是迫不得已。

  大明帝國要想強大就必須大力扶植工商業,必須讓資產階級早曰強大起來,早曰成為統治姓的政治力量,而工商業要想大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大明帝國卻擁有多達八億多畝的耕地。

  北部牛仔對外擴張更是每年替帝國開拓出上千萬畝的農場或者牧場,這些新開拓出的農場或者牧場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勞動人從何而來?要知道百姓們在有地可耕的情形下,是不太愿意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的。

  遠的不說,就說十九世紀的美國內戰吧,不就是因為勞動力不夠,那些農場主和奴隸主才會和新興的資產階級開戰?王樸可不希望十九世紀美國的悲劇在大明帝國重演,王樸必須想辦法獲取足夠的勞動力。

  要想獲取足夠的勞動力無非兩個辦法。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鼓勵生育,不過這個是長期國策,至少要在四五十年之后才會顯現效果,可謂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現在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擄掠人口,說白了就是奴隸貿易,大量擄掠外族人口進入大明帝國為奴,以彌補帝國勞動力不足的局面。

  既然要擄掠人口,當然就離不開強大的水師,還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因此大明中央軍不但不能裁軍,反而還要擴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