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64章 入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曾智偉雖然雄心不小,但他在亞視集團內并不是沒有競爭對手。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一職,曾智偉自認資歷不夠,從未敢去窺視過。這個職位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會由亞視集團現任的董事局主席,黃錫召先生來兼任。

  而與曾智偉的主要競爭者,將會是亞視傳媒集團現任總裁周梁舒怡。這個女強人入行資歷一點不比曾智偉淺。

  而且相比草根出身的曾智偉,周梁舒怡大學畢業后,就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擔任過戲劇老師。之后,她返回香港后加入無線電視臺,在TVB做到高層職位后,又跳槽到佳視擔任總經理。

  周梁舒怡雖然在佳視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但被李軒聘請到亞視集團擔任總經理后,她這幾年一直兢兢業業,整個亞視集團在她的經營下,業績一直蒸蒸日上。

  曾智偉在正常情況下很難與周梁舒怡去競爭,即將成立的亞洲娛樂控股公司的CEO職位。但曾智偉又不甘心錯過這次機會,所以只能另辟蹊徑。

  雖說新的上市公司將依舊會是亞視集團旗下的控股公司,新公司管理層的任命,需要由亞視的董事會來決定。但誰都知道真正有一錘定音能力的人,還是那個平時看似從不參與亞視集團日常管理的幕后大老板李軒。

  曾智偉想要在與周梁舒怡的不利競爭局面中逆轉取勝,唯一的機會就是贏得李軒的支持。其實周梁舒怡也未必不明白這一點,但問題是她沒有與李軒接觸的機會。

  最近這一年時間來,李軒已經逐漸退出日常行政事務的管理。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集團的大方向戰略制定,以及科研上。

  當然,李軒并不是說準備與各個公司高管們隔絕交流,大家在有任何重要事情或者獨特看法時,可以隨時找他當面交流。

  但是這種交流肯定不包括跑官要官,曾智偉之前也在苦惱自己找什么理由,去向大老板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但還沒等他有所行動,大老板李軒已經主動找上了他。

  于是曾智偉在第一時間親自飛來北京,具體與內地部門協商合拍電影的事情,自然有公司里的談判專家去負責。他只需從李軒這里弄清合作的主旨和底線,然后傳達給本方的專業團隊就行了。

  李軒這幾年管理著東方電子,這個員工總數多達上萬人的大型商業帝國,也慢慢積累了不少看人和用人的經驗。曾胖子一開始匯報亞洲影業的成績,李軒就猜到了他的想法。

  亞視集團準備組建全新的子公司亞洲娛樂控股公司,然后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事情,李軒早就有過詳細的了解。在亞視集團召開董事會前,黃錫召和周梁舒怡就拿著具體方案,向李軒和東方控股的總裁韓鵬做了詳細的匯報。

  亞洲娛樂控股公司的管理層安排,李軒和韓鵬早已經商量過了,決定由周梁舒怡出任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由曾智偉擔任總經理。

  而至于黃錫召,李軒希望他能夠向政治方向發展。早在李軒收購麗的電視臺之前,黃錫召在香港影視傳媒業中,就有著不小的威望。

  而李軒收購麗的并改名為全新的亞洲電視臺后,在他大量資金的投入下,亞視從最初的一家電視臺,發展到現在橫跨電視、電影、音樂、報紙等產業的香港第一大綜合傳媒集團。

  黃錫召作為亞視傳媒的董事會主席,其在業內的影響力更勝從前。正所謂政商不分家,李軒自己對政治不很感興趣,但為了穩固公司在香港的地位,就勢必推出一些代言人。

  而黃錫召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今年五十八歲,在國內看來老成穩重。而之前執掌亞視集團時,相比于周梁舒怡的觀點尖銳、激烈,他更加溫和、善于妥協,是內地與港府都能接受的人物。

  過去兩年的中英談判,可以說成了亞視展現自己的一個大秀場。當競爭對手TVB還在拼電視劇、拼綜藝節目時,亞視卻抓住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成功開辟了政論節目、民生節目等新戰場。

  香港一直是一個對政治不太關心的城市,那些家國大事向來只是精英階層們關心的問題,普通市民更關心的是自家的柴米油鹽。

  但隨著香港前途未卜,中英談判陷入僵局,整座城市對政治的關注,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漲起來。香港的士司機們,仿佛一下子變成了三十年后的北京司機,每個人都能就香港的未來說得頭頭是道。

  亞洲衛視分為國際臺和本港臺,國際臺偏重于政經和民生,而本港臺偏重于娛樂和體育。借著中英談判,亞視在保證收視率的情況下,成功把國際臺轉型成為一個新聞頻道。

  以前嚴肅新聞只有精英階層們會去關心,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也開始產生興趣,因為許多人認識到這其中很多信息,可能會關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這也是香港社會在八十年代產生的一個重要變化,而亞洲衛視首先捕捉到了這種社會思潮的變遷。國際臺的一系列談論類節目、民生最終節目,吸引了大批市民的關注。

  而亞洲衛視也以為民請命為己任,很多時候敢于尖銳的批評港府當局的一些列執政方針。亞視的總裁周梁舒怡在整個香港傳媒界,樹立了一個敢于直言的“女斗士”形象。

  而每每當周梁舒怡執掌下的亞洲衛視,用一系列尖銳的觀點把港府逼得下不來臺時,黃錫召這個董事會主席就適時的出來打圓場,去與港府高層溝通,給對方一個體面的臺階下。

  他們倆人一個人唱白臉、一個人唱紅臉,在不徹底與港府當局鬧翻的同時,為亞洲衛視在香港市民中贏得了崇高的聲譽!而這一切其實是幾年前,李軒與周梁舒怡和黃錫召最初見面時就定下的策略。

  這些策略在過去幾年中收獲了完美的效果,黃錫召在港督眼中絕對是一個可以合作的人物,而他在國內中央高層眼中的印象也肯定不壞,這就讓他有了走上前臺的基礎。

  李軒準備辭去自己擔任的港府行政局議員職務,將會向港督推薦由黃錫召來接替。所以黃錫召今后的工作重心會轉向政治,自然不會再兼任亞洲娛樂控股的董事會主席。

  不過李軒也沒有立刻就向曾智偉說出結果,而是非常配合的看著曾胖子展現他對工作的盡職盡責。

  亞洲影業公司去年總共拍攝了21部電影,數量上冠絕香港所有的電影公司。亞洲影業雖然沒有自己獨立的院線,但與嘉禾、金公主兩大院線,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而且隨著亞視與TVB之間的競爭開始慢慢緩和,亞洲影業與邵氏院線的合作也更加緊密。

  正是靠著與香港三大院線的良好合作關系,亞洲影業雖然每年拍片不少,但每部電影都能夠保證有機會上映。當然,這也和亞洲影業出品的電影質量普遍較高有關,畢竟院線也要賺錢,自然不愿給爛片太多的排片份額。

  而亞洲影業出品的電影質量上佳的重要原因,就是公司嚴格的實行了影片生產的標準化和流程化。這并不是說用嚴苛的規范去扼殺導演的想象力,而是從劇本開始就精益求精。

  不經過多次修改,不符合商業化賣點的劇本,根本沒有立項的可能。而電影立項后,細致的財務審核流程,確保每一分錢都被用在電影的拍攝上,最大程度的節約不必要的開支,從而控制制片成本。

  亞洲影業去年拍攝的21部電影,本埠總票房達到8250萬港幣。因為亞洲影業是自己拍攝、自己發行,所以從院線獲得的票房的分賬比例是50。

  所有21部電影中,依靠本埠票房就實現盈利的影片達到了14部。剩余的7部電影在算上了海外收入之后,只有2部沒達到盈虧平衡點。

  而亞洲影業去年全年的總營業收入達到1.2億港幣,其中一半多都是來自海外市場,公司凈利潤高達6000萬港幣!

  這個時代的香港電影人是幸福的,香港電影橫掃東南亞、臺灣、韓國等亞洲市場,許多爛片都能依靠海外市場實現保本。以至于大量資金瘋狂涌入香港電影業,整個產業正處在繁花似錦、烈火烹油之勢中!

  隨著去年年底港幣大幅貶值,香港電影院在今年年初紛紛開始提價。今年香港電影的總票房,在通貨膨脹的作用下,勢必又會有一個大飛躍!

  何情安靜的坐在一旁聽著兩人的談話,原本她在進門前還暗暗告誡自己,要對李軒表現得冷淡一些。但其實不用她故意去表現出疏離感,李軒今天對她的態度一直是淡淡的。

  這讓何情心里莫名的有些小小的失落,不過她聽著李軒和曾智偉的談話,心中卻是翻騰不已。李軒從何情進門之后,為了不讓她被冷落,就一直開始用普通話交流。

  既然連大老板都說普通話了,曾智偉自然也就跟著開始說國語。他當年剛轉行進入影視圈時,得到了劉家良導演的賞識,被派到臺灣去拍了兩年電影,所以曾智偉的國語說得還不錯。

  曾智偉介紹的亞洲影業的各項數據數據,等到新的亞洲娛樂控股公司上市后,這些資料都會對外公開,所以也沒有對何情保密的必要。

  曾志偉口中動輒幾千萬甚至過億港幣的數據,一旁的李軒聽完后卻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就連曾智偉說到公司去年盈利了6000萬港幣時,李軒臉上依舊沒有任何激動的表情!

  這可是6000萬啊!何情聽到這個數字時,作為一個旁觀者都感到血脈噴張,非常興奮!而李軒這個當事人卻毫不在意,感覺不像是6000萬,而是6000塊!

  就算是6000塊錢,對何情來說也不算一筆小錢。她突然自己和眼前的這個男人,好像根本不處在同一個世界!何情在感到有些自行慚穢的同時,又不禁對李軒多了幾分好奇。

  其實他們交談的時間并不長,也就十來分鐘。何情卻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完全改變了對李軒的印象。男人征服女人最好的武器就是權力和金錢,雖然有些庸俗,但社會的現實就是如此。

  如果你是一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絲,又如何能讓佳人對你一見傾心。就算你有一副長相俊朗的好皮囊,能夠吸引到女神的愛慕。但當一時的沖動退去忠厚,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作保證,女神依舊會甩你而去!

  李軒其實是特意用普通話與曾智偉交流,而曾智偉今天當了一次出色的僚機,充分襯托出了自己老板高富帥的光輝形象。

  當全聚德的服務員,把一盤已經片皮好的烤鴨端上桌時,李軒一改之前對何情的冷淡,開始對這個小美人變得熱情起來,這讓何情頗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

  “之前有來全聚德吃過烤鴨嗎?”李軒柔聲問道。

  何情的吃相非常淑女,櫻桃小嘴輕輕咬了一口裹著薄餅的鴨肉,待下咽后才細聲的回答道:“沒來過,聽嬈嬈說這里價格很貴的,不合算!”

  “你不是有片酬嗎?難道還吃不起一頓烤鴨!”李軒笑著追問道。

  “我拍一部電影才1200塊前,還要留著買衣服、買化妝品!哪像你這個大老板,幾千萬都不放在眼里!”何情哼哼的說道。她連自己也未察覺,對李軒的語氣已經有些不同,略帶撒嬌的口氣,就像和好朋友一起聊聽一樣。

  “這么少啊?”曾智偉適時的插了一句。

  其實曾智偉非常明白,合拍片劇組給內地演員的酬勞非常低。當然這是相對香港演員來說的。現在香港一線影星片酬已經普遍漲到50萬港幣以上,而像許冠杰這樣的特例,早在兩年前拍《最佳拍檔》時,嘉禾給他開的片酬就已經高達200萬港幣。

  但內地文化市場還沒開始市場化,大部分演員都還是從所屬的電影廠領固定的薪水,并沒有片酬的概念。接拍中港合拍片的片酬對他們來說是外快,而且這筆外快通常比電影廠發的那點死工資要高許多了。像何情她在浙省昆劇團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接拍《少林俗家弟子》片酬是1200元,相當于她在單位一年的工資。

  曾智偉臉上故意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看來我們東方影業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我一定幫何小姐選個合適的好角色,你到時候可要好好準備!我們的最低片酬也有10萬港幣啊!”

  何情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對曾智偉展顏一笑。

  “等你以后到香港拍戲時,我請你去鏞記酒家吃港式燒鵝,那里的味道絕不比全聚德這里差!”李軒又笑著說道。

  “好啊,一言為定,你可別耍賴皮!”何情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甕中,對去香港拍戲充滿了興趣而不是排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