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74、從來都不缺消息靈通人士(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374(三)

  孔子田忽然不想跟這個學生多說什么,就委婉地說:“金鐘,還有兩件事,一起說說。()如果我孔子田能夠幫得上忙,我是一定會幫的。”

  潘金鐘說:“孔老師,這第二件事,是最近我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百家講壇’欄目不錯,所以我想在濱海電視臺也搞一個類似的節目,叫‘專家課堂’,我想來想去呀,還是想請孔老師您來做這最艱難的開天辟地的工作。您是管理學方面的權威,是濱海市的學術大拿,在Z省甚至是全國管理學方面,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孔老師,您知道的,當前,無論是政府機關也好,還是企事業單位也好,無論是公職人員,還是上進青年,他們都渴望獲得更多的管理學知識,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通過掌握科學管理理論,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或效益;各類人群通過掌握管理學知識,能夠更好地成長為管理型人才。孔老師,當初跟您學習的時候,我可是深有體會,您的課深入淺出、在幽默中包含著管理的精髓,在平易中體現著管理的內涵,這幾年學生我在工作管理崗位上能夠有一點成績,我知道主要還是來自老師您的。”

  這些話還句句說在了孔子田的心窩里。這中央電視臺,一直拿古典文化來說事兒,主要還是講故事。講述歷史,講述四書五經,固然是好的,但策劃的人怎么就不考慮講講管理學啊!這管理學,案例故事比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更有意思,而且是應用學科,聽了案例故事,就能夠直接在管理實踐中使用,不像是這歷史故事,聽完了,覺得有意思,受啟發,但實際上并沒有辦法直接在工作、生活中運用。每一次看“百家講壇”的時候,孔子田都心生感慨,怎么就沒有人找找自己這個管理學的學部委員。孔子田有這份自信,講得比“百家講壇”里任何一個教授講得都要好;同時,孔子田也看到了講壇背后的政治利益、學術利益和經濟利益。()別的不說,沒有百家講壇,易中天也不會成為賣書350萬冊,光稿酬就幾千萬的牛人。

  現在,潘金鐘提出這樣一個建議,正打中了孔子田的心。但必要的矜持還是要有的,不然體現不出自己的深度,也很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孔子田說:“金鐘,你的建議的確是不錯,你能有這樣的想法也充分說明了你的工作創新精神和與時俱進精神。不過,你也知道,我的工作的確很忙,現在又做了人大副主任,恐怕屬于自己的時間更少了。”

  “孔老師,不會耽誤您很多時間的。我聽過您講科學管理的課,案例很豐富,管理學的道理都融在案例之中,很實用,很有啟發。孔老師,您孔子田一下子就被說服了。想想易中天,本來在全國也沒有太高的學術地位,遠遠比不上自己在管理學領域是個學部委員的聲望,但怎么樣,一次“百家講壇”讓易中天火了,大火!如果真地像自己的學生所設計的,將來的一天,我孔子田也一樣會火遍全中國!那個時候,恐怕就不是市人大副主任的問題了,做省人大副班主任也有可能!北方的青島,有個中國海洋大學,校長管華詩不就是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嗎?經濟上的不用說了,就是學術上的,恐怕全國各大學請我孔子田來講課的甚至是邀請過去擔任客座教授的,也不會少。Z省的Z大學可是在全國排在前5名的大學,說不定直接把自己從濱海大學挖出來,安排到Z大學做校長或副校長呢!一切皆有可能!

  這個時候,再挑挑揀揀扭扭捏捏,那就屬于不識時務了。孔子田說:“金鐘哪,謝謝你呀!你考慮得很周到,如果這個節目能夠做好,我想濱海電視臺也能夠在全省打出一定的知名度。我就是擔心我講不好,別影響你的工作啊!”潘金鐘說:“我對自己的恩師絕對有信心!孔老師,說實話,我覺得您在學術上的地位,比百家講壇的好多人都高出不止一個層次!”

  被打著蛇的七寸羅!孔子田覺得自己有一種繳械投降的心思。

  “孔老師,第三件事,是關于您女兒結婚的事兒。孔老師,我從同學那里聽說,您女兒12月2就要結婚了,對嗎?”

  孔子田心里一驚:自己送了很多請柬,當時還真沒有考慮到潘金鐘這個學生,心里覺得有些尷尬。他說:“是啊,女兒就要嫁出去了。”

  潘金鐘說:“我對孔老師您確實佩服得五體投地,您挑女婿,那也是伯樂相馬,一相一個準啊!方圓,這可是濱海教育界孔子田說:“我這女婿,還真是不錯。”

  潘金鐘似乎并不介意沒有接到請柬的事,商量的口吻說:“孔老師,12月2,我可是要參加您女兒的婚禮,您不會拒絕吧。”

  孔子田連忙說:“金鐘,今天下午,我就安排人把請柬給您送過去。”

  “那謝謝孔老師了。我也沒有什么禮物可以送給小師妹的。這樣吧,孔老師,您把您請的司儀、攝像都辭了吧,我安排濱海電視臺的當家主持王小雅、畢福刀為我的小師妹主持婚禮,安排新聞部、專題部各派一組攝像記者負責全程的攝像和拍照。我保證,我的小師妹的婚禮一定隆重而烈。婚禮后,我會盯上去,把小師妹和教育希望之星方圓的婚禮過程精心編輯,刻成DVD光盤,想要多少我就給印多少,全部免費。”

  天哪!又是一份大禮,一份無法讓人拒絕的大禮!王小雅,濱海電視臺綜藝節目的當紅主持人,濱海人無人不知,哪個不曉,雖然已經近30歲了,但依然單一人,不知道有多少男人為她睡不著、吃不香!漂亮不是絕頂的漂亮,但氣質不凡,主持親切,頗有當年楊瀾的風采。這個畢福刀,是典型的幽默型主持人,他主持的“今夜笑不停”欄目,已經成為濱海電視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雖然已經奔四的年齡,但追星族可用一個整編師來形容也不過分。孔子田雖然貴為大學副校長,但也未曾想過,能由這兩個人濱海最紅的人來主持自己女兒的婚禮。據說,也有人請過這兩個人的一位,但出場費絕對是超過5位數!現在,一切都成為現實了,而且還是免費的!電視臺的攝像水平,那比起禮儀公司來說,簡直沒辦法相提并論,可以說一個是天上,一個在地下!后期制作,那在濱海也是沒有哪個單位能跟濱海電視臺相比!

  孔子田有些感動了:“金鐘,你看老師平時也沒有對你做些什么,你這是送給老師兩份大禮啊!你讓老師怎么感謝你?”

  潘金鐘說:“師恩不言謝。孔老師,一為師,終生為父!您可是教了我7年哪!雖然本科的時候您沒有直接教過我,但三年的碩士學習,我可是您一把手帶出來的。我能有今天,全是孔老師您栽培的結果。這份恩,怎么能說淺,這份恩,怎么說您沒做什么呢?”

  孔子田的心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樣知恩圖報的學生,現在也不是很多了。許多學生哪里還記得老師的恩?北京一職業學校的學生摘老師的帽子打老師,重慶一學校的學生死老師,這樣的例子總讓人感到世風下。這一瞬間,一向精明老練的“金鐘,謝謝你。以后需要老師做什么事,只要老師能幫上忙的,老師我會盡力的。”

  “孔老師,您做大事,我做的都是些小事,哪里敢麻煩老師您呢?”

  “不,金鐘,在需要的時候,你盡管開口。我能做到的,就會盡力幫你的。”

  “那太謝謝孔老師了。”電話那一頭,潘金鐘嘴角不知不覺掛上了險的微笑:孔老師啊孔老師,我不送給你這兩份大禮,我將來要是想當廣電局局長,你還能不在人大幫我協調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