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567 前無古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約不會再有人看到這樣場面,整整一個洛陽城的人,聚在一起正兒八經討論一件事。

  就算是差的十萬八千里的人,也會湊上來幫忙分析。

  楊正和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這個場景。

  宋寧和宋元時以及幾個捕快,拿著筆墨在記錄大家的聊天,整理時間線。

  還有遠處可能知情的人要說話卻擠不過來,有專門的人吆喝,百姓立刻讓出一條道,讓那人順利走過來。

  終于有人喊道:“我在拐角碰到那個人了,穿著一件個黑色的斗篷,斗篷上有毛,個子特別高,走路的時候身上還有香氣。”

  “穿斗篷的男人?我也看到了,他上刀子胡同了。”

  剛才那個說守夜的男子也站起來道:“要是這個人,那我也記得,我當時還覺得他古里古怪,大男人穿個斗篷還戴著帽子。”

  “那衣服料子好,緞子的布料還滾著金邊。”

  楊蘇氏道:“大人,讓我家婆子回去將斗篷取來行嗎?”

  “好!”宋寧頷首,楊家的婆子去了。

  那邊接力推算時間線的人還在說,有人道:“那天、那天楊大爺在我們客棧落腳的,當時是子時六刻,小人還問他,怎么不回家。他說楊家太太身體不好,回去又會驚擾她,就隨便尋個地兒睡一覺罷了。因為楊大爺常來包房間住,我們也不奇怪。”全網最快更新138txt

  “小人回家拿去年十年賬冊,上面有當時楊大爺來住房的登錄!”

  小伙計跑著回去了。

  楊家的婆子先到的,只取了一件斗篷,她一抖開,那個守夜的男字就道:“對,和這件一樣,滾金邊。”

  三位見過斗篷的人都說是。

  廖王氏也應和道:“初九的夜里,我看到的應該也是這樣的斗篷。

  “初九的夜里,咋還有初九夜里的事?”這個時候已經不用宋寧引導了,自然有人主動去追問。

  廖王氏這個時候也不講究臉面護楊正和的事了。廖苗氏在嫁她兒子的時候,就已經和楊正和搞在一起,而楊正和還做媒,將廖苗氏說給她兒子,這幾年兩個人還做姘頭給她兒子戴綠帽子不守婦道!她恨不得楊正和立刻死。

  于是,她將初九夜里,她起夜聽到動靜出來看到的情形說了一遍:“……對方隔壁還亮著燈在打馬吊,我家院子里有光線,所以,我看到了那個人手里拿著斗篷。”

  她說完,立刻有個先前沒有說話的人,接住了話頭。

  “初九的夜里?初九的夜里我真真兒碰到了楊正和,我打三更從那邊過,頂頭碰上。我還奇怪他半夜從哪里來的。”

  宋寧問他:“你認識楊正和?”

  “回大人的話,小人打更十六年,這邊南城的所有人基本上都認識或者面熟,而如楊家兩位公子這樣的人物,更是能熟悉的。”那人回道。

  宋寧頷首,又繼續問大家:“現在梳理了當天夜里,楊正和的行動路線和時間線,只等小伙計來最后確定了。”

  她話落,客棧的小伙計回來了,早早翻到了十一的晚上賬本,果然記錄了。

  楊正和是半年結賬的包院,所以他每次來都要記賬。

  宋寧看了一眼楊正和,他雖是站著,可額頭有汗!

  “有勞大家了。關于楊正和時間線現在很清楚了。我這里有供詞,請各位方才說話的人,在上面依次摁下手印。”

  眾人排隊摁著手印,宋寧繼續說下一個話題,她站在門口,問道:“廖苗氏被殺后,她房間里丟失了財物。”

  當時審錢少恩時沒有找到,錢少恩自然也說不出個一二三,所以案件的卷宗上就是空白的。

  “卷宗上登記的有,銀簪四只,金簪六支,珠花兩個,珍珠以及金耳釘兩副,玉手鐲一只銀手鐲一只。”宋寧道,“依楊正和的財力,不會要這些東西,所以,這些東西他很有可能丟掉。”

  “有沒有人撿到?只要站出來承認這件事,本官將不追究旁的責任!”

  寬敞卻擁擠的街上,無數人鬧哄哄地在說話,討論著這個案子,猜測著楊正和從廖苗氏家中離開到客棧,他走的路線里會路過哪些地方,又有哪些地方適合丟棄或藏匿東西。

  足足聊了一盞茶的時間,依舊沒有結果。

  宋寧凝眉,翻著剛才得到的所有人證詞,宋元時道:“就算找不到臟物,也夠定罪了。”

  宋寧正要說話,忽然在她的身后,有人道:“我知道在哪里!”

  宋寧回頭,驚訝地看著說話的楊正本。

  四周也安靜下來。

  楊正和看向弟弟,眼中有驚愕。

  “我知道那些首飾在哪里。”楊正和道,“我不但知道廖苗氏的首飾,我還有蘇青娘留存在竹屋一只耳環。”

  宋寧揚眉,問道:“在哪?”

  “大人能否看在學生主動供出證物的份上,雖罰可不記過錄檔呢?”楊正和低聲道,“念在學生雖愚蠢,可是為了兄弟情的份上,只求大人不錄檔。”

  大周的考生,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檔案。

  從秀才開始,都想要三代內身家清白方有資格考學為官。

  宋寧看著他,他沖著宋寧磕頭:“學生求大人。”

  “如果本官不同意,你就不拿證物了?”宋寧反問他。

  楊正和搖頭:“學生還是會拿!”

  “行吧,你拿吧。”宋寧道。

  楊正和和家里的婆子交代:“在茅房的橫梁上,你將箱子拿過來,鑰匙在我身上。”

  婆子回去取箱子。

  “是這樣。學生見過蘇青娘,當時她戴的就是這個耳環,她死后沒幾日我回到洛陽,并在竹屋內發現了這個耳環。”

  楊正本繼續道:“廖苗氏的首飾,是我在我哥書房里找到的。他的書房里的書畫后有一個壁櫥,里面放著他的珍寶,前些日子我將這些東西拿出來,準備投案自首的。”

  楊正和震驚地看著楊正本,指著他罵道:“楊正本,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楊正本看了他一眼,不再說話了。

  在此刻以前,他一直認為,如果家里留一個孩子,那一定是留哥哥。哥哥聰明能干,而他什么都不會。

  可是現在他改變了觀點,至少,在做人行事上他比他哥哥好。

  他沒有必要替哥哥去死!

  也不想死的不清不白背負罵名,更想好好的清清白白地活著。

  婆子回來了,扛著一個不算大的木頭巷子。

  打開鎖,里面是果真是廖苗氏丟失首飾。

  “沒有處理,是打算等錢少恩被斬首案子塵埃落定再拿出來處理?”宋寧拿著簪子,起身再一次看向楊正和,“你有一個好弟弟!”

  楊正和冷嗤一聲,咬牙切齒地道:“是,我確實有一個好弟弟!”

  “可惜,你不珍惜。”宋寧道,“你還有一個好妻子,你非但不珍惜還要致她于死地。”

  “可惜了你的好家境,生來含著金湯匙,可你卻并不滿足。”

  “可惜了你的這副好皮囊個,斬首的時候不知疤是不是也好看些。”

  楊正和攥著拳頭反問道:“大人認定了能定罪?”

  “不服去申訴,但依本官看,此案穩的很!”宋寧瞇了瞇眼,走到公案后拍了驚堂木。

  “天權二十一年四月個,蘇青娘被殺一案,本官今日在此推翻原判,證王學柱清白無辜!”

  人群傳來欣喜的喧嘩聲。

  “在經由七個證人的證明下,理清了案發前一天以及當夜的嫌疑人楊正和的時間線,證明楊正的時間線和殺人時間完全吻合。在張村村民張松嶺的供詞中,案發早晨他親眼看到男子棄尸,并在其身后撿到銀簪一只。”

  “由竹林酒館的小廝證明,楊正和在林子走動,并在他指領下挖到死者蘇青娘生前所穿衣物。”

  “其親弟楊正本在竹屋找到死者蘇青娘當日所佩戴的耳環一只。”

  “綜上,楊正和殺人嫌疑確定。”

  “有關平元二年,廖苗氏被害案,經由六位證人證明,楊正和于當夜出現在廖家胡同口,并由其親弟楊正本提供,在他書房里找到的死者當天失竊的首飾,核對后,確實是個死者所有。”

  “經由比對現場被面留下的腳印和楊正和一致。”

  “經由兇手所穿斗篷和目擊證人所看一致。”

  “經由案發前一夜,曾有兩人見過穿同一件斗篷的男子出入廖府。”

  “可證,楊正和就是殺害廖苗氏的兇手!”

  宋寧拍驚堂木的,大聲道:“按周律.刑律.人命楊正本謀害兩人性命,毒殺結發妻子未遂,并與人通奸等罪名,今判為斬立決!”

  她話落,門口想起一片歡呼聲。

  “你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宋寧望著楊正和道,“史上,大約不會再有哪個案子,有這個案子的證人多,涉及的人之廣。”

  “也沒有全城人一起回憶推理的場面了。”

  楊正和怒道:“宋大人果然好手段!”

  ------題外話------

  錯別字上午來改,困的不行了先去睡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