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六章 水閘之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顯”說道:“閣老請講。”

  狄仁杰說道:“殿下,而今朝內的態勢您的心中非常清楚。

  以梁王為首的武氏宗嗣糾合朝中一批大臣,苦諫圣上廢李立武。

  在這個緊要關頭,為李唐神器,為列祖列宗,您可一定要斂禁自持,謹言慎行,千萬不要昏亂行事,授人以柄,否則,后果不堪承負啊!”

  “李顯”輕輕嘆了口氣:“閣老,我明白您的意思。”

  狄仁杰說道:“臣聽聞,前些日子圣上曾下詔申斥,說您沉緬酒色,不理朝事,這可不是個好兆頭。臣請殿下揮慧劍斬情絲,以大局為重,社稷為重。”

  “李顯”點點頭:“承閣老教誨。我現在已毅然絕決不再沉溺酒色,請您安心。”

  狄仁杰微笑道:“這就好。臣走后,殿下遇事多與柬之、姚崇商量,一切千萬要小心在意。”

  說著,狄仁杰的目光不經意地望向了“李顯”的手,那雙手死死地握住座椅扶手,微微顫抖著。

  狄仁杰笑了笑:“那臣就告辭了。”

  “李顯”的手一下子松開了:“閣老深情厚意,李顯萬分感激!”

  這一切都沒能逃過狄仁杰的眼睛。

  狄仁杰站起身:“這都是為臣應該做的,何勞殿下致謝。請殿下留步。”

  “李顯”說道:“我送閣老。”

  說著,二人快步走出殿去。

  屏風后閃出了一個人,正是小慧。

  她望著狄仁杰的背影,長長地出了口氣。

  狄仁杰快步走回停在太子宮門前的官轎前,收住腳步,回頭望向宮內,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緩緩搖了搖頭。

  狄春打起轎簾輕聲道:“老爺,上轎吧。”

  狄仁杰點點頭,俯身鉆進轎中。

  狄府。

  王莽正在正堂靜靜地坐著。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狄仁杰走了進來。

  “敬旸,你怎么來了,有什么事情嗎?”

  狄仁杰驚訝地望著王莽。

  王莽趕忙站起身來:“大人,我想看看那日在牢房之中,袁天罡寫的那些稿紙。”

  狄仁杰喊了聲“狄春!”

  狄春趕忙跑了進來:“老爺!”

  狄仁杰吩咐道:“狄春,把那些稿紙拿過來。”

  狄春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待狄春離去之后,王莽和狄仁杰落座,下人奉上茶水。

  王莽望著狄仁杰:“大人,您這是出門去了嗎?”

  狄仁杰笑了笑:“去太子宮看了看,勸戒了一番太子。”

  “哦?”

  王莽抬起頭來:“太子又怎么了?”

  狄仁杰嘆了口氣:“今日太子沉迷女色,以梁王為首的武氏宗嗣糾合朝中一批大臣,苦諫圣上廢李立武。”

  王莽頓時冷笑一聲:“武三思也就做做這些上不了臺面的事情了。”

  狄仁杰微微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這時,狄春一路小跑進來,手里拿著一堆稿紙。

  王莽接過,細細地翻看了起來。

  只見紙上畫著不同的立體模型和術算公式。

  忽然,王莽抬起頭來,若有所悟地說道:“大人,這是一座閘門。”

  狄仁杰一愣:“你也是這樣想的。”

  王莽點了點頭:“是啊,這就是一座閘門,專門用來控制水的。”

  狄仁杰沒有說話,緩緩地踱步了起來。

  王莽喃喃道:“袁天罡計算這個干什么?”

  夜,“蛇靈”祭壇上高燒魔焰。

  一名紫衣人急匆匆地奔上壇來,走到肖清芳身后輕聲道:“大姐,老主人回來了。”

  肖清芳轉過身來:“哦,在哪里?”

  紫衣人回頭向后面一指,肖清芳抬起頭來,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緩緩走上祭壇,正是袁天罡。

  肖清芳快步迎上前去,雙膝跪下顫聲道:“清芳拜見老師!”

  袁天罡微笑著將她攙起來;“清芳,快起來。”

  肖清芳站起來,她的眼睛濕潤了:“老師,十年不見,您仍清健如昔。”

  袁天罡笑道:“清健是不假,如昔可談不上了,歲月催人呀。想來,我袁天罡也已年近七旬,做完這次大事,‘蛇靈’就該真正地交給你了。”

  肖清芳說道:“老師,您永遠是‘蛇靈’的主人。”

  袁天罡笑了笑:“清芳,事情進行得還順利嗎?”

  肖清芳說道:“非常順利,只待老師一到,便各路并舉。”

  袁天罡點了點頭:“我等了十年,這一天終于就要來到了!”

  肖清芳眼中閃過一道亮色,沒有說話。

  大楊山綿延數十里,深遠蒼茫。

  山勢巍峨陡峭,層巒疊嶂。

  更兼山中霧障連天,氣候條件極為復雜。

  因此,這里是江南西道出了名的神秘之所,俗稱鬼山。

  虺文忠所住的農家小院就坐落在這大楊山深處。

  一簾瀑布從山崖上倒垂而下,落入崖下小溪中竹制的水槽,一粒白色的蠟丸順水翻騰著,向不遠處的農家小院奔流而去。

  “啪”,蠟丸順水槽穿門而過,掉進了院中的蓄水池中。

  一只手輕輕撿起了它,正是虺文忠。

  他捏碎蠟丸,取出了里面的紙條,緩緩展開。

  紙條上用蠅頭小楷寫著一行字:“今夜子時,山坳中竹亭。”

  虺文忠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已是未牌時分,如果說平地上是晡時日落,那么在這大楊山之中,未時便意味著夜已近了。

  此時,日頭西沉,雖然遠處的群山還沐浴在殘陽中,近處卻已泛起了幽幽的藍色。

  強勁的山風呼嘯著摧動山頂的樹木,發出一陣陣轟響。

  馬蹄聲疾,兩匹戰馬一前一后飛奔上崗。

  為首一人掀起了頭戴的范陽氈笠,正是李元芳。

  他勒住了坐騎,后面的如燕奔到他身旁說道:“這里就是大楊山?”

  李元芳點了點頭:“正是。”

  如燕問道:“你和小梅見面的那座古廟在哪兒?”

  李元芳環視四周,辨認了一下方向,繼而向正前方的山崗一指:“就在那兒。”

  如燕抬頭望去,果然,隱隱約約能夠看到一座小廟孤零零地立在山崗之上。

  李元芳說道:“走!過去看看!”

  說著,他雙腿一夾,戰馬一聲嘶鳴,向山崗之上沖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