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440章 永樂十八年,匆匆而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福建寧德。

  太孫朱瞻基閑的蛋疼,華藏寺那邊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不管建文舊臣再有何等的勢力,都不可能將朱允炆轉移走。

  強攻?

  更不可能了。

  福建寧德極其周邊,早已將周邊衛所的兵力調了過來,為此甚至放棄了沿海衛所的駐防,任由倭寇海盜橫行。

  所以朱瞻基就無所事事了。

  但太孫朱瞻基是最像朱棣的人,福建寧德這邊飛鳥難渡,沿海區域因為兵力空虛,被倭寇海盜知道消息后,數次上岸掠奪。

  朱瞻基哪能忍?

  趁著朱棣的圣旨還沒到福建,帶著一千精銳去埋伏了一波,剛囂張了幾日的倭寇海盜在搶劫一個漁村時,面對突然出現的大明精銳,被殺了個懵逼,留下一百多顆頭顱逃海上去了。

  朱瞻基站在海邊,盔甲上干凈得像剛洗過一樣——他也想沙場舞劍,然而神機營一陣轟射之后,倭寇就潰散了,根本沒給朱瞻基沖鋒陷陣的機會。

  所以他很愁。

  愁的不僅是現在的戰爭讓他無法英勇殺敵,更愁的是沒有戰艦讓他去追擊倭寇,而也就是這個時候,朱瞻基心里冒出了一個想法:憑什么倭寇海盜可以在我大明的海域里來去自由?難道就沒有一勞永逸的方式一次性解決掉倭寇和海盜?

  水師!

  不對,是海軍!

  朱瞻基暗暗有了個想法,等有一天他能給這個國家當家作主的時候,一定要打造出最強的海軍,讓大明的海域里,再沒有任何倭寇和海盜敢來橫行。

  而這個時候,黃昏已經在去往交趾的路上。

  其實沒啥大事。

  一則是找黎利,讓他配合自己,在交趾這邊繼續擴征蚍蜉義從備用兵源,二則也是視察中南半島的時代集團。

  同時要考察一下交趾那邊,有沒有是和建立港口的地方。

  稱霸海權,多建港口很重要。

  不過表面上,黃昏還是游山玩水——就是要告訴朱棣,老子現在不想干了,你還怎么作怎么作,反正大明如今的輝煌,也可以碾壓其他國家百年之久。

  你不配合我讓我去北美大陸建國,那我在有生之年幫你把日本解決掉就行了。

  其他時間,該是老子的享受時光。

  經歷過之前和朱棣的一次內卷,黃昏是徹底解脫了自己的桎梏,大明這么大,人口暴漲了這么多,憑什么要讓我一個承擔起所有?

  我也可以自私一點。

  所以朱瞻基在福建沿海接到胡濙緊急從寧德送過來的朱棣的圣旨后,越發頭疼——黃昏都跑交趾去了,誰去和二伯交涉?

  沒奈何。

  朱瞻基只得派了個有分量的人去請黃昏,然后他去華藏寺見朱允炆。

  和朱瞻基擔心的一樣。

  他雖然見了二伯朱允炆,也說了安排那一萬多忠義之士出海的計劃,不過朱允炆在沒見過黃昏之前,不敢輕易相信,而福建境內的建文勢力已經蠢蠢欲動。

  更讓朱瞻基扎心的是,黃昏并沒有立即回福建的跡象,反而是在交趾那邊玩得不亦樂乎,只是著人送了封信回來,而且就兩個字。

  不急。

  朱瞻基罵娘的心都有了。

  沒辦法,只能等著唄,不過福建這邊那一萬多忠義之士蠢蠢欲動是個問題,不安撫好這一群人,萬一爆出群體事件,就意味著必須用暴力手段請二伯去見太祖。

  那朱棣的牌坊就徹底沒了。

  所以朱瞻基沒辦法,又去了一趟華藏寺,用盡手段,終于得到了朱允炆一紙手書,讓那一萬多忠義之士稍安勿躁。

  福建這邊的局勢才漸漸穩定下來。

  不過朱瞻基這一日在寧德城里,守在華藏寺外的胡濙忽然來了,行禮之后坐下,對朱瞻基道:“太孫殿下,那位爺讓我帶一句話給您。”

  朱瞻基正在擦拭長劍,聞言有些意外,“二伯有什么話要叮囑我?”

  胡濙道:“那位爺說,大明妖臣,已可憑一己之力掣肘朱家天室,豈是大明之福,瞻基若是不期望我朱家王朝出現權傾朝野之虎狼之臣,不至有阿瞞之流禍害皇權,則宜轉呈師叔,妖臣不可長留。”

  阿瞞,就是曹操。

  終究是朱家人,朱允炆也不愿意看見大明皇權被黃昏一個臣子給削弱了。

  朱瞻基愣了好久。

  殺了黃昏?

  倒是可以一勞永逸,但問題在于黃昏給大明帶來了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將大明帶到了一個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哪怕是朱瞻基,也對黃昏懷著更大的期望。

  不愿殺,也不能殺。

  他想起了那一日黃昏和皇爺爺之間的關于海外建國的交談,現在連二伯都這么說,看來讓黃昏離開大明是最好的策略了。

  皇爺爺倒是做了退步,已經下旨讓工部和兵部配合,只要黃昏愿意出海,就將各地水師的寶船抽調到福建或者廣州,讓黃昏組織那一萬多忠義之士和蚍蜉義從出海。

  但黃昏這貨擺架子,他在交趾愉快的游山玩水吶。

  愁……

  相對于福建寧德朱瞻基的困局,在奴兒干的朱棣倒是很爽。

  抽調了部分水師對女真各部形成海陸夾擊后,不出朱棣意料,女真部落躲進了深山密林之中,而隨著天氣逐漸寒涼,奴兒干區域開始下雪。

  和以往不同,這一次朱棣沒有撤兵,依然著令大軍對女真躲進深山密林的軍隊進行封鎖,原本以為這個操作會有點困難。

  畢竟下雪后,后勤運送就要遭受考驗。

  然而隨著應天那邊一輛鋼鐵怪獸嗚咽著拉著大量糧草和彈藥來到奴兒干區域,朱棣瞬間信心大增——火車終于面世!

  雖然只有一輛火車,帶來的補給有限,但更多的是希望和自信。

  朱棣很快下旨。

  交通司和時代交通,一個國家部門和一個民間企業,在工部和戶部的全力配合下,晝夜不停十二個時辰運轉,盡可能生產更多的火車,運送物資增援奴兒干區域。

  同時,朱棣還把放在瓦剌的泰山號給抽調到了奴兒干區域——放在瓦剌沒用,金帳汗國那邊的官道修建困難重重。

  而奴兒干區域的官道已經形成了規模。

  在這樣的形勢下,大明雄師雖然要面對寒冷大雪,但士氣卻不降反增,加上不斷運送過來的神機火器,大明雄師徹底將女真軍隊鎖死在深山密林間。

  只要冒頭,就是個死!

  女真軍隊也不傻,見這個狀況,只能繼續躲在深山密林里,可哪怕他們是漁獵民族,一整只軍隊加上各種家眷,在深山密林里沒有后勤糧草,也很早遭受重創,非戰斗減員極其快速。

  不過他們在等。

  因為他們的斥候都沒法出密林,根本不知大明出現了火車這樣的運輸神器——信心滿滿的認為在寒冬臘月的時候,大明雄師熬不住就會撤軍。

  然而他們等了個寂寞。

  大明沒有撤軍。

  永樂十八年,就這么匆匆而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