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二十六章 開啟工業革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得知完顏阿骨打駕崩了,已經徹底收復了高麗北部地區的蔡仍,既長舒了一口氣,又不免有些悵然若失。

  完顏阿骨打死了,金人就沒法插手自己遼東的事了,自己可以從容不迫的消化高麗之地,使其徹底變成遼東。

  可這個時代,真正可以成為蔡仍對手的,恐怕也就只有完顏阿骨打了,不論是趙佶、趙桓,還是完顏吳乞買,包括李乾順,蔡仍對他們毫無畏懼之意,也不認為他們會成為自己的對手。

  當然,盲目的自信是要不得的。

  與金國達成和平共處共識,將完顏宗磐打發走了之后,蔡仍下令班師還朝。

  不久,蔡仍就在遼東地區強行推出他在臺灣和燕云地區總結出來的新政。

  任何抵抗勢力,均被蔡仍以鐵血手段鎮壓了。

  好在——

  蔡仍在攻占高麗的過程當中,已經將高麗固有的權貴階層清理得七七八八了,因此,雖然蔡仍強行推廣的新政,也受到了一些阻力,但并不算大,至少不足以給遼東政權帶來麻煩。

  在強推新政的同時,蔡仍也在大力發展科技。

  回到開京不久,蔡仍就在壽昌宮的后面在離王宮不遠的地方畫出了萬余畝土地,將之撥付給了中科院。

  這中科院,是不久前蔡仍才成立的一個部門,他將富有創造性和學習能力的匠人和手藝人全都集中起來,甚至將墨家的人都給找到集中起來,然后由他自己親自擔任這些人的老師引導這些人走上科研的道路。

  除了教導這些人走上科研的道路以外,蔡仍還親自主持了一些項目的研究,比如蒸汽機。

  而要“發明”蒸汽機,就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要解決——要煉出優質的鋼鐵。

  蒸汽機的汽缸、齒輪、傳動桿等都需要一定質量的鋼鐵。

  所以,不能解決鋼鐵質量和產量問題,就談不上制造蒸汽機,更別想造什么輪船和火車、鋪什么鐵軌。

  不過——

  這點對蔡仍來說并不難,他可是一名資深的、專業的穿越作者,對如何改進煉鋼技術,那是門清,像什么高爐煉鐵,蔡仍有極為完整的理論基礎。

  當然,理論轉化為實踐,也是需要時間的。

  在解決鋼鐵問題的同時,蔡仍直奔“往復式”蒸汽機去“發明”,甚至,蔡仍直接就畫了一幅往復式蒸汽機結構圖,然后以此作為研究方向。

  其實往復式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

  蒸汽從蒸汽鍋爐經蒸汽管路和蒸汽分配裝置(滑閥室)進入汽缸、汽缸內的活塞在蒸汽壓力作用下按次序地自一端到另一端作往復運動。當活塞的一面在進氣時,廢氣從活塞的另一面排出。活塞借活塞桿與連桿的一端相連接。連桿的另一端與曲柄軸相迎接,蒸汽分配裝置(滑閥)是由安裝在蒸汽機曲柄軸上的偏心輪來帶動的。當活塞在蒸汽壓力作用下向右移動時,滑閥向左移動;當活塞向左移動時,滑閥則向右移動。

  當然,原理只是原理,要想將之真正變為現實,還是要有不短的路要走。

  要知道,可不是懂原理就能制造出來蒸汽機的,這其中可是有很多很多的難題要解決的。

  例如:

  節氣閥。

  離心調速器。

  制造蒸汽鍋爐。

  安全閥。

  壓力表。

  這些每一個都需要反復實驗和研究。

  好在——

  蔡仍擁有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和知識,能率領一眾科研人員少走許多彎路。

  就以制造蒸汽鍋爐為例。

  蔡仍一上手,就將蘭開夏鍋爐的圖紙拿了出來,讓科研人員直接就跨過了幾十年的研究。

  另外,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技術,蔡仍都有不少捷徑可走。

  而且,蔡仍還先后提出來了翻砂、退火、拋光等概念(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這些技術了,只不過它們并沒有被用到工業上)。

  甚至,蔡仍還帶人制造出來了最早的車床。

  總而言之,蔡仍當兵時的軍工實習一點沒有浪費,幾乎全都用上了。

  至于煤和石油,那也完全不是問題。

  不論是煤,還是石油,在這個時代,甚至是更早以前,就已經被發現了,并且已經發始使用了。

  煤炭被大量用于生產和生活的記載是在漢代。

  不過當時煤還不叫煤炭,而是稱作湮石、石涅、黑丹等。

  漢書中有記載,“豫章出石,可燃為薪”。

  不少文獻中還有記載,說西漢時煤炭就已經被作為燃料來煉鐵。

  漢以后關于煤炭的記載越來越多,像《豫章記》中就提及到了用煤炭來燒飯。

  可見那時煤炭的用途已經很日常了。

  除了煉鐵、燒飯,南北朝時期,還有記載表明,當時人用煤炭來取暖。

  而到了宋朝,用煤還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宋朝開始用焦炭煉鐵,這是冶金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劃時代的發明,相比于歐洲,中國要早了好幾百年。同時,宋代也是古代開發利用煤炭最有成效的一個時代,是煤炭在中國大規模開采和普遍使用的一個時代。也是在宋代,“煤”正式成為了煤炭的名稱。

  石油同樣也早就出現了。

  幾十年前的沈括,就在其《夢溪筆談·雜志一》中寫下:“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

  而沈括只是最早用文字記錄下石油的人,其實中國人早就知道了石油的存在,并且開始使用石油。

  因此,蔡仍將煤和石油用在蒸汽機上,也就順理成章了。

  再有,為了方便研究,蔡仍還強行規定了精準的度量單位。

  蔡仍以自己的一步為米——當時,蔡仍當著十幾萬人的面邁了一步,并將那一步定為“一米”。

  爾后,蔡仍當眾宣布,這就是他這個政權的長度單位,并且規定,一米等于十分米,一米等于一百厘米,一米等于一千毫米,一千米等于一公里。

  為了精確這個長度單位,蔡仍還讓人將自己這一步制作成了十個一比一的銅像,作為原始的度量單位。

  從蔡仍的所作所為上,就不難看出,蔡仍是準備強行開起工業革命了。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

  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在加速度和質量一定的情況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且與物體質量的倒數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蔡仍強行開起的工業革命不久,蔡仍就提出了力的三大定律,為機器的制造和應用解決了理論基礎知識。

  不久之后,蔡仍又對自己提出來的力的三大定律加以補充: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至于具體的力學方程式,年頭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蔡仍也忘了,所以,他也就沒有提供,任由以后的人慢慢總結去吧。

  一場革命,是不可能由一兩個人來完成,它必須是無數人共同推動的。

  既然發展了工業革命,蔡仍勢必不可能不對自己軍隊的武器進行升級,哪怕在此之前,自己軍隊的武器已經是當世最先進的了。

  這次武器升級,蔡仍主要還是在槍炮方面進行升級。

  首先是槍。

  這次,蔡仍命人在彈道和打火方面上下足功夫,最終目標是研究出射速和精準度都級高的燧發槍。

  在此之前,雖然蔡仍的軍隊已經配置了火銃和三眼銃,但這兩種武器都屬于火繩槍,弊端太大,遠遠無法跟燧發槍相比。

  燧發槍相比較火繩槍,可以說是,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并且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

  只有這樣的火槍,才能取代弓弩,成為軍隊的制式武器。

  關鍵是,燧發槍的成本較低,也便于大量生產。

  上一世的歐洲,在燧發槍被研制出來了之后,裝備了整整二百年時間,才被淘汰。

  不過,還是那話,燧發槍不可能立即就研究出來,就算研究出來,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將五六十萬軍隊全部換裝。

  這需要時間。

  其次是炮。

  與之前因為沒辦法而使用問題多多的沒良心炮不同,如今蔡仍準備研發真正的火炮,步兵炮、迫擊炮、火箭筒等等……

  當然,這也需要時間來研制和生產。

  總而言之,蔡仍準備利用這幾年和平的時間,暫停擴張的腳步,沉下心來大力發展……

  今年春天,奚族地區出現了嚴重饑荒,為了生存,奚人紛紛開始外出逃亡。

  蕭干本來正在盧龍嶺訓練軍隊。

  聽說了此事之后,蕭干感覺事態很嚴重,于是決定冒險出山,率軍南下尋找糧食。

  蕭干第一個進攻目標就是景州(后世河北遵化市),景州是個縣,屬于薊州管轄,前不久剛回歸大宋,大宋改名為灤川郡。

  蕭干攻破景州后,將城內糧食洗劫一空,并派人運往盧龍嶺。

  消息傳到燕京,王安中與詹度十分震驚,迅速上報給趙宋朝廷。

  趙佶下旨,命令前線必須解決這股殘遼勢力對大宋燕山地區的威脅。

  接到趙佶的圣旨,郭藥師命張令徽和劉舜仁各率五千兵馬,前往石門鎮,占領那里的關口要隘。

  石門鎮在盧龍嶺下,距離蕭干的根據地不遠。

  郭藥師想先切斷蕭干的退路,然后再從正面與之決戰。

  讓張令徽和劉舜仁沒料到的是,蕭干已獲得郭藥師準備攻打他的消息,迅速回師,在石門鎮西南路邊設下了埋伏。

  張令徽和劉舜仁因此被蕭干擊敗,落荒而逃。

  蕭干乘勝前進,很快便攻陷薊州(后世的天津薊縣),兵臨燕京城下,然后四處搶掠。

  蕭干兵鋒甚銳,揚言要打過黃河去,進攻大宋的都城東京汴梁。

  一時間,趙宋朝廷人情洶洶,有些大臣甚至在謀劃放棄燕京。

  童貫不同意放棄燕京,他親自寫信給王安中、詹度和郭藥師責問兵事不利。

  王安中于是命令郭藥師親自率軍出擊。

  郭藥師知道蕭干狡詐,因此,要想對付蕭干,必須出奇才能制勝。

  蕭干手下有一部將,名叫耶律阿古哲,此人很貪財,郭藥師認識他,于是派人悄悄前去盧龍嶺,花重金收買他,讓他及時提供情報,摸清蕭干動向,里應外合,尋機滅掉蕭干。

  很快,郭藥師便獲悉蕭干又兵出盧龍嶺,正在腰鋪鎮一帶活動。

  郭藥師決定親率主力前去決戰。

  郭藥師兵分兩路,一路由張令徽和劉舜仁率領,沿大路繼續向石門鎮進軍,切斷蕭干退路;自己則率領另一路走洪莊、小港,悄悄從西邊迂回,直撲腰鋪鎮。

  腰鋪鎮一戰,郭藥師打了蕭干一個措手不及。

  蕭干急忙向盧龍嶺撤退,走到石門鎮時,又遭到張令徽和劉舜仁所部的夾擊。

  蕭干丟盔卸甲,損失慘重,帶領殘兵敗將倉皇逃往峰山。

  郭藥師果斷下令全軍追擊。

  常勝軍于是乘勝窮追,一直追過盧龍嶺,在峰山與蕭干殘部展開決戰。

  蕭干軍馬死傷過半,隨軍家屬老小和車輛、糧食都被常勝軍所獲,奚、渤海、漢軍五千余人向常勝軍投降。

  而且,常勝軍還生擒了阿嚕太師,獲得遼太宗耶律德光尊號寶檢和契丹涂金印等寶物若干。

  常勝軍大獲全勝,軍心大振。

  蕭干與部將耶律阿古哲、外甥乙室八斤、家奴白底哥等人突圍后,隱藏在奚族百姓家中。

  對于奚軍的潰敗,蕭干很難過,但他仍然不死心,他打算臥薪嘗膽,韜光養晦,將來東山再起。

  然而,蕭干不知道的是,他的親信們對未來已經絕望,死神正在一步一步的走近他。

  八月中旬,也就是完顏阿骨打駕崩前幾日,耶律阿古哲、乙室八斤和白底哥三人經過一番密謀,乘蕭干不備,將其襲殺。

  一代雄豪,就這樣結束了自己悲壯的生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