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461 召喚發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格里芬沃德是陸一奇在異國他鄉結交的第一個朋友,也是第一個真正的白人朋友。

  當初兩個人是不打不相識,同樣都在橄欖球隊,陸一奇嘗試打近端鋒,而格里芬則司職角衛。

  最開始的時候,陸一奇對橄欖球一無所知,只知道如同蠻牛一般地埋頭前沖,沒有章法也沒有規律地亂跑。

  如此胡攪蠻纏、沒有章法、亂七八糟的跑動方式,讓對位防守的格里芬煩不勝煩,然后一次猛烈沖撞倒地之后,兩個年輕人就扭打在了一起,狠狠地朝著對方出手,泥濘與血腥交織的場面慘不忍睹。

  長大之后,他們總是爭執著,到底是誰先出手,到底是誰占上風,到底是誰更狼狽,但兩個人各自的記憶似乎都不太準確,總是堅持著自己才是勝利的一方,嘰嘰歪歪個不停,誰也不讓誰。不過,那次打架讓兩個少年成為了朋友。

  正是得益于格里芬的穿針引線,陸一奇這才得以快速打破僵局,順利地融入球隊,并且開啟了自己在北美大陸的適應生活。如果沒有格里芬的幫助,也許陸一奇依舊能夠適應下來,但事情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從小學到中學,陸一奇和格里芬互相陪伴著彼此長達十年,他們居住的地方也就相隔不過三個街區而已,時間并沒有讓他們漸行漸遠,相反,友誼逐漸沉淀得越發深厚自如起來。但是,面臨大學的升學十字路口,他們卻產生了分歧。

  格里芬早早就已經斷了橄欖球的念想,角衛位置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白人角衛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陸一奇卻固執地鉆牛角尖,總是試圖再堅持一會。當然,陸一奇在近端鋒位置上也的確更加具有競爭力。

  大學申請完畢之后,格里芬和陸一奇雙雙收到了耶魯大學的入學通知書,但陸一奇最終選擇了愿意給他機會的密歇根州立大學,而格里芬則放棄了斯坦福大學而前往了耶魯大學——

  原本他們約定著,一起前往耶魯大學,陸一奇為橄欖球夢想奮斗,而格里芬則為華爾街夢想拼搏,卻沒有想到走向了不同道路。

  因為這件事,格里芬和陸一奇又打了一架,又是憤怒又是失望又是不甘,最后格里芬怒氣沖沖地轉身離開,拒絕原諒陸一奇。

  大學之后,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總是能夠讓學生保持忙碌,不同城市不同時區的差異,更是讓彼此的生活漸行漸遠。陸一奇主動聯系了格里芬,而格里芬也終究消氣,原諒了好友,但聯絡還是慢慢減少。

  久而久之,“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好友也就回到普通朋友的位置。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們就會如同世界上前前往往的大人一般,因為工作也因為生活而構建起自己的全新生活圈子,兒時的那些好友就散落在天涯,甚至可能永遠都不會再聯系,最終也就漸漸淡忘,只是封存在記憶深處的角落。

  上一世,陸一奇大學畢業之后回到紐約,進入報社成為一名小記者,開啟了自己腳不沾地的社會生活。

  盡管兩個人都生活在紐約的曼哈頓,卻始終不曾見面,一直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狠狠地打擊了格里芬,陸一奇才在某次返回父母家中的時候,意外遇見了格里芬。兩瓶啤酒下肚之后,話也就說開了,友誼橋梁又再次維系起來。

  自那以后,陸一奇和格里芬還是經常聯系,周末偶爾會出來一起喝酒聊天,后來陸一奇結婚的時候,格里芬是他的伴郎——但格里芬始終不曾結婚,他身邊從來都不缺少女性的陪伴,可惜始終沒有人能夠留住這位風流浪子的心。

  金融危機的海嘯風波過去之后,格里芬又重新回到華爾街,并且再次站穩腳跟,很快就重新賺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百萬美元,還有第二個、第三個,但華爾街的殘忍與冷血從來都不曾改變過,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不僅沒有收斂,而且還更加殘酷,作為其中一員,格里芬又第二次遭受到了沉重打擊。

  2013年,賽克資本(SACCapitalAdvisors)爆出內線交易丑聞,這是華爾街過去二十年以來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對沖基金,此次內線交易的涉案金額高達三十億美元,轟動整條華爾街。

  格里芬也被卷入其中。

  格里芬甚至接受了證監會和FBI的內部調查問詢,一度面臨牢獄之災。后來,他被證明清白,盡管如此,他卻有些心灰意冷——

  格里芬不曾告訴過陸一奇真相,但只言片語之中可以察覺到,他還是太過相信他人,他還是堅持相信人性,這才使得他被卷入這場丑聞之中;然而,華爾街卻不相信,他的弱點也就注定了他不屬于這里。

  沉重的打擊讓格里芬選擇了轉身離開,前往佛羅里達州,在那里加入了一家房地產中介,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房地產經理。沒有賺什么大錢,卻也不至于窮困潦倒,每年都招呼著陸一奇前往邁阿密度假。

  一直到陸一奇一覺重新回到大學時代為止,格里芬都再也沒有回到紐約。

  這一世,陸一奇夢回大一,全心全意地撲在橄欖球之上,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兩世為人的滄桑與智慧終究還是不同了。

  在大一的時候,陸一奇就主動致電格里芬道歉,真誠地進行溝通,表達自己對橄欖球的信念與堅持。

  將心比心,就好像格里芬對數字、對金融的執念一般,陸一奇也擁有自己的信仰,“這也是我們成為朋友的原因。”

  面對好友的話語,格里芬也只能投降,“說起辯論口才,我認輸。不喜歡還能怎么辦呢,誰讓你是我朋友。”

  陸一奇并沒有勸說格里芬離開華爾街,避免受傷,因為他知道格里芬的那種心情,他自己現在就正在走上一條荊棘密布的道路。

  這些年,陸一奇和格里芬各自在自己的夢想道路上拼搏沖刺,偶爾聯系、互相鼓勵。

  一直到今天。

  陸一奇無法確定格里芬現在的狀況,但他還是希望提出一個選擇,看看格里芬是否愿意做出不同的嘗試——

  通過經紀人來挑選不同潛力球員,在外人眼中可以用“目光如炬”來扮豬吃老虎,但他需要一個絕對值得信任的小伙伴來執行。

  格里芬,無疑就是陸一奇的最佳選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