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404 訓練手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那么,就讓我們討論一下戰術吧。”

  陸一奇沒有胡攪蠻纏,干脆利落地就切入正題,放棄的速度著實太快,反而是讓伍德森有些打拐。

  伍德森用懷疑的眼神望向陸一奇:

  他不相信,他不相信陸一奇就如此簡單地放棄了,從頭到尾也就那么短短幾句話而已,甚至帶著一種敷衍,即使被自己戳穿了激將法,也沒有再繼續掙扎,干脆利落地就轉入戰術討論,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這樣放棄了嗎?難道自己不值得陸一奇再爭取一下嗎?難道陸一奇不應該全力以赴嗎?難道自己在球隊的戰術地位就如此簡單嗎?甚至沒有過多掙扎,放棄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他是瞧不起自己嗎?”

  伍德森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陸一奇的怠慢和坦然如芒在背一般,讓他忍不住就想要再爭辯幾句。

  但如果自己開口了,那就是真正落于下風了,他不愿意。

  于是,一根刺就刺在了胸口,這讓伍德森有些心煩意亂,原本滿不在乎的臉色也就變得陰晴不定起來。

  事實是,陸一奇真的開始討論戰術了。

  雖然陸一奇并不贊同湯普森的戰術解讀,但關于伍德森的觀點,湯普森是正確的,他的確是防守組的重要一員,如何運用他、如何用好他,這對綠灣包裝工的防守來說很重要。這也是陸一奇希望伍德森能夠全身心投入的原因。

  至于伍德森是否愿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陸一奇沒有辦法強制性地要求伍德森在比賽之中燃燒小宇宙,但他可以從戰術層面來靈活運用伍德森。

  對此,陸一奇確確實實經過深思熟慮。

  今年伍德森已經三十二歲,如果按照正常歷史發展,伍德森將在2015年退役,彼時已經三十九歲高齡。

  對于橄欖球的任何一個位置來說,這都是高齡,而對于角衛來說,更是匪夷所思,但伍德森的表現依舊堪稱是聯盟頂尖,2015賽季還入圍了職業碗,屢屢用自己的表現打破質疑,書寫了屬于他自己的神話。

  但年齡的增長必然帶來身體素質的變化,伍德森之所以能夠持續奉獻出高水準表現,一方面是他的天賦出眾,另一方面則是他根據自己的能力與狀態調整了比賽方式。

  二十二歲的時候,伍德森可以單純依靠身體素質來生吃對手。

  三十九歲的時候,同一套就已經不管用了,伍德森必須改變作戰方式來完成卡位和對抗。

  從伍德森的職業生涯軌跡來看,他的近身對抗能力逐漸下滑,盡管不是斷崖式跳水,卻也是逐年緩緩減弱。

  相對應地,他的站位也發生改變,當司職角衛的時候,他更加傾向于把站位壓上,以主動出擊的方式掌握主動權。

  在身體對抗能力巔峰時期,他完全可以處于“守勢”,讓對方外接手先發力,他再后續跟上,也依舊能夠完成防守,條件反射能力完全占據上風;但后來,他必須讓自己處于“攻勢”,以自己的經驗來做出判斷之后,主動出擊,在外接手發力之前就完成卡位和撞擊。

  再后來,即使是先發制人也難以完全卡住位置,于是他的站位開始大幅度后撤,從角衛位置退到安全衛位置,成為整個二線防守的最后一道關卡。當外接手與角衛、線衛第一次碰撞的時候,他就能夠提前觀察和預判,通過豐富的經驗完成補防,提升防守效率。

  2005年的時候,伍德森就曾經嘗試調整到安全衛的位置上,但只是客串而已;本賽季,伍德森也在季前賽的時候多次位列安全衛的站位,只是常規賽之后,陸一奇還是把他提到了角衛位置。

  后來,2012年的時候,伍德森就已經徹底轉職安全衛了。

  伍德森真正的天賦,不在于身體素質,而在于全場布局的捕捉。

  也就是外接手的跑動路線和拆擋掩護。

  在其他人眼中,眼花繚亂的縱橫交錯可能根本識別不出任何線索來,但伍德森總是能夠做出準確判斷。

  這有點類似于沃克的天賦,但沃克更多體現在前場的判斷與捕捉,而伍德森則更多體現在移動狀態的分析與識別。

  而比起沃克來說,伍德森還擁有強壯彪悍的身體天賦,這才成就了他的偉大。

  對于艾爾哈里斯和查爾斯伍德森這兩名球員的運用,陸一奇也在做出細微調整——

  哈里斯更擅長前場壓迫緊逼,偶爾與線衛調換位置,伺機上步突襲,這在前六場比賽取得了奇效。

  伍德森對于前場的機會把握則相對薄弱,但他的后場覆蓋能力非常全面,而且還具備了不俗的抄截能力。雖然抄截不是主要技能,卡位、拆擋與撞擊才是,但這一項技能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相較于前六場比賽,陸一奇對伍德森的安排沒有大幅度改動,只是站位發生些許調整,從外側稍稍往內側移動一些。

  不是說站位移動一步兩步的區別,而是防守重心改動所帶來的站位變化,具體是移動幾步則由伍德森自己判斷調整。

  伍德森是左側角衛,他負責盯防左側區域,更多時候對位盯防這一側的外接手,現在防守區域沒有發生改變,但防守內容稍稍做出調整,原本是左側的中前場,現在則演變成為左側中后場。站位自然需要做出變化。

  從戰術布局角度來說,伍德森的第一任務依舊是盯防自己這一側的對位外接手;但戰術衍生變化角度來說,伍德森的第二任務就發生了些許變化——

  原本是更加側重于壓制前場,盯防跑衛、近端鋒等等,配合綠灣包裝工的前場施壓戰術;現在則更加傾向于覆蓋中后場,盯防外接手,除了自己的對位外接手,還有其他負責拆擋掩護的潛在傳球目標。

  對于對手來說,站位布局的解讀不會察覺到太多變化;但比賽內容卻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重要變化。

  同時,陸一奇能夠充分發揮伍德森的能力。

  而且,調整伍德森的站位之后,陸一奇又必須保證防守組的前場施壓,相對應的其他球員的戰術位置也需要做出調整,可以看得出來,陸一奇確確實實進行了深入研究,這絕對不是調整一個位置那么簡單。

  等待交流全部結束的時候,伍德森的腦海里思緒無法停止地翻涌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