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圓八章 離心的地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如果說滿洲貴族是蠢蠢欲動,那么漢人權貴已經動起來了。

  本來在廈門戰役當中,滿洲八旗就已經遭到成建制的殲滅,特別是蘇克薩哈的兩白旗,再后來洛讬率領大軍進行第二次登陸戰企圖一雪前恥時不曾想又一次大敗,使兩黃旗也遭到了不小的損失。眼看著滿洲八旗就已經不行了。

  順治南征把僅存的滿洲八旗能帶的差不多都帶上了,還拉著蒙古八旗南下。沒想到在坐天山一戰差不多都損失了。逃走的雖有大魚,但是,最大的一條魚順治卻被人大卸八塊拿去領賞。滿州八旗成年男丁由四萬銳減到不足八千。早就沒有了老奴努爾哈赤時六萬多人的風光。

  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是滿清統治的基本軍事力量。在洪太時雖然編練了漢軍,入關之后為擴大統治基礎吸收不少漢人入旗,又收編了不少明軍做綠營兵,但是滿清的威信在漢人面前大打折扣。

  平西王吳三桂公然私自在云南擴軍。其本部兵馬雖然在順治時被裁撤了不少,但是仍然維持在六萬三千人。擴軍之后,吳三桂的兵力極速擴充至十八萬人。在謀士和部將的“慫恿”下,吳三桂借口打擊明李,降伏貴州提督李本深后分兵兩路,一路出兵湖南,一路占領四川。

  靖南王耿繼茂敗逃廣東后,在其子耿精忠的慫恿之下,勾結潮州總兵“大力將軍”吳六奇,廣東水師總兵許龍,碣石衛水師總兵蘇利等結成黨羽,對滿清號令陽奉陰違甚至根本置之不理。

  靖南王世子耿精忠,在原本的歷史上掀起“三藩之亂”,被清軍打敗后投降,在北京遭凌遲。在本時空他的命運仍然十分“悲催”,南京之戰的時候被明軍俘虜,后被放回。一開始他對李存真“感恩戴德”,但是時間久了便又覺得“屈辱”。及至李存真取得一系列輝煌的軍事勝利,耿精忠終于成了李存真的“迷弟”,不遺余力慫恿其父“反正”。大練兵馬,積極準備配合“王師”南下。

  平南王尚可喜和其他兩位藩王比起來似乎對滿清非常“忠誠”,沒做“過分”的事。就是不遺余力地搜刮民脂民膏,置總督、巡撫和布政等朝廷任命的官員于“不顧”,對滿洲駐防八旗和廣州將軍倒是“禮遇有加”。這讓滿洲人無話可說。

  順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年,兩廣地區統治極不穩定。此時,還沒有“兩廣總督”這一官職。而兩廣總督這一官職在歷史上要到雍正十二年才正式由“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改名而來。而廣東總督管理廣西事也是在康熙四年,也就是西元1665年才開始的。

  此時,廣東總督是所謂的清初名臣李棲鳳,總督府在順治十二年的時候就已經遷往了梧州。廣東巡撫是盧興祖。在原本的歷史上,到了康熙四年,盧興祖便接替李棲鳳成為了廣東總督,同時,廣西總督屈盡美卸任,盧興祖就成為了第一個實質上的“兩廣總督”。康熙六年盧興祖因“詐賄案”不得不自盡。

  廣東提督為楊遇明。滿清歷史上第一位廣東提督是李成棟。但是后來李成棟反叛,廣東局勢又極不穩定,滿清一直未能設立提督一職。到了順治十八年四月,在歷史上也是如此,楊遇明便成為了廣東提督,此時提督府在惠州。

  由于廣東遠離滿清京城,作為南隅一角,為地方勢力割據提供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惠州府位于廣州府東南方向,其地形復雜,地貌多樣,丘陵地帶眾多,加之又臨海倚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明代軍隊為抗擊倭寇便曾在惠州沿海地區建立諸多防御設施。原本的歷史上,三藩之亂爆發,廣東地區叛亂不斷,提督及平南大將軍等,皆退至惠州。

  廣東總督、巡撫和提督分駐三處,分擔了廣東地區的軍事壓力,特別是此時風云變幻,抗清勢力堅持不懈地反抗使得廣東陸上局勢總是處在讓人不安的動蕩之中。

  楊遇明作為后世三藩叛亂的叛將之一,其子楊寶蔭是吳三桂手下總兵。本時空楊寶蔭早就已經給楊遇明捎來了書信,內容不詳,但楊遇明從康熙元年開始已經不再聽從李棲鳳和盧興祖的調遣了。茍在惠州一動不動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廣東提督楊遇明、廣東水師提督許龍都已經對滿清生了二心,即便還有“忠臣”,但是滿清在廣東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如卵高累。

  此時,廣西總督是于時躍,他在順治十八年就任,按歷史發展他該在康熙二年的時候被屈盡美接替,但是朝廷卻一直沒有消息。然而,按照歷史,于時任也干不長,到了康熙二年,也就是西元1663年的十二月,于時任就會去見閻王。廣西巡撫此時正是順治十八年十月到任的漢軍漢軍鑲白旗人,宏文院學士出身的屈盡美。屈盡美接任總督后,廣西巡撫便由王一臣接任。

  廣西提督便是三藩之亂的著名叛將馬雄。馬雄,回回,清陜西固原人,廣西提督馬蛟麟的族人和養子。

  要說馬雄,就必須先說馬蛟麟。馬蛟麟,回回,又稱“老粵公”,陜西固原楊建堡人,其實,這個楊和馬本是一家,是一個祖先的后代,互相不通婚,到后來楊比馬多。馬蛟麟祖籍南京竹子巷,祖先在大明立國時立有功勛,受封伯爵,傳至馬蛟麟為第十一代。明末時,馬蛟麟鎮守潼關,不敵李自成,潰散后投靠左良玉。崇禎十七年,馬蛟麟追隨左良玉鎮守武昌。順治二年,左良玉死后,馬蛟麟被迫隨左夢庚一起降清。此后,馬蛟麟與南明展開了殊死較量,順治五年八月得封一等阿達哈哈番即輕車都尉和拖沙喇哈番即云騎尉兩個爵位,不久誥封榮祿大夫,一品。他為滿清平定廣東立下大功,所以稱之為“老粵公”。到了十二月,馬蛟麟病死后滿清朝廷任命他為廣西提督的授赦書、印信才到,直接落在線國安頭上,所以馬蛟麟并沒有獲得實職。

  馬雄繼承了馬蛟麟的爵位,同時也繼承了馬蛟麟的人馬。馬蛟麟部長期作戰,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銳,其提標營有五個營,每營一千人。馬雄稱雄廣西正是憑借這些人馬。此時,馬雄受到吳三桂拉攏,金錢收個不停,美女來者不拒但是始終沒有松口。

  滿清威信受損,地方上官員早就生出二心了。山東是歸直隸總督管轄的,此時直隸總督是苗澄,駐地為大名。山東巡撫便是蔣國柱,山東提督為楊捷,駐地皆為濟南。

  此時,于七已經在膠東地區鬧開了。由于受到李存真的資助,又有蔣國柱暗中“綏靖”,于七已經在當地做大,招遠,萊陽是其活動范圍。

  為鎮壓于七,防止徐州明軍趁機北上。河南提督許天寵受調遣率軍入援。河南兵到山東后,兵過如梳,軍紀敗壞,為禍一方,搞得山東雞飛狗跳。楊捷因此與之多有齟齬。魯與豫甚為不和。

  從順治十八年秋到康熙二年夏,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清軍二十五萬人竟然拿于七無可奈何,卻差不多如同蝗蟲一樣把山東啃成“白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