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四十章 常進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存真率領的明軍沒有攻打此時是小城且就在黃崗江對面的鄂州,而是聽從了周培公的建議打算迅速前進直驅武昌城下。

  二月二十八日天剛黑,明軍便已經休息。只有李存真和趙無極等將官又為次日的行軍商議了四個多小時。后半夜兩點方才各自睡下。

  三月初一,凌晨三點四十五分,明軍起床造飯,五點半全軍整裝出發。精銳戰兵全身被板甲覆蓋,手持長矛,可謂全金屬外殼,武裝到牙齒,有一萬之眾;穿著胸甲和其他鎧甲,又有繳獲的清軍八旗、綠營良好鎧甲,手持火槍的普通戰兵多達五萬五千多人;輕騎兵騎兵五千,重騎兵一千;輔兵民夫十二萬。明軍少有驢子騾馬馱負重物,全靠水師承載。浩浩蕩蕩過跨過長半,明軍在“華容”北登陸。

  “這里就是華容道嗎?”李存真問。

  在場的人不是來自遼東就是來自南洋,沒有人來過這里,更沒有人熟悉湖北。趙無極勉強說道:“也許吧?剛才向導不是說這里是華容道嗎?”

  李存真點了點頭道:“沙盤做得再好也不如親臨一見的好啊!”

  “是啊,是啊!”趙無極表示贊同,卻又似乎感慨道,“哎呀呀,這可是華容道啊,要不是當年關二爺手下留情,興許曹操就掉了腦袋,那也就沒有三國,興許是孫家得天下了。”

  李存真笑著說道:“魏武帝赤壁兵敗確實走的華容道,但是沒有遇到關羽。順利回到北方了。”

  “沒遇到啊?關二爺去哪了?”常進功在一邊突然驚訝地說道,讓所有人一愣。但是,不少人都翻了翻白眼,沒搭理他。

  常進功在南京之戰的時候是浙江水師總兵。身為遼東寧遠衛人的他在明朝時是副將,一直在南方領兵。投降多鐸后也一直在浙江當官。

  當時,閩浙總督李率泰進攻李存真,想要奪回南京。常進功跟隨左右,被委以重任。有意思的是,南京之戰的時候這位乾隆修的《貳臣傳》中著名的貳臣確實表現得非常的三心“貳”意。讓人“嘆為觀止”!

  當時,趙國祚、夏景梅、折光秋、王進加、耿精忠、張朝忠就算是佟國器,沒有一個不是力戰被擒。馬得功被擒時雖說沒有反抗,也是因為馬失前蹄,心如死灰所致。不論如何他總算也是在戰場上“力竭”被擒的。

  常進功呢?他……還沒看見南洋兵的影子,只聽見炮聲就預感到清軍要大敗。他也不按照計劃去援救馬得功和趙國祚,撇下同伴就跑,猶如脫韁野馬,一騎絕塵。

  后來更是如同一只過街老鼠在長江邊上來回亂竄,最終還是被抓,可笑至極。

  那以后,浙江和福建綠營的人都不再搭理常進功,他們不只是看不起常進功,根本就是鄙視常進功。拋棄同伴的人誰愿意搭理?

  眾將認為他還不如馬得功,甚至連老馬的一半德性也趕不上。最恨他的就是王進加,可惜王軍門在坐天山大戰的時候犧牲了。

  李存真容得下馬得功這樣的“著名敗類”,自然也容得下常進功這樣著名的“貳臣”。只是……李存真不能也不會逼著眾人“愛”常進功。

  所以,長期以來常進功被厭棄,混得并不如意。到如今,夏景梅、趙國祚、馬得功都混上師長了,常進功也不過是個團長而已。雖然淮東軍擴軍,他麾下的兵馬多達五千,遠遠超過一個團的編制,裝備也不錯,但是他的級別總是上不去,軍銜還沒有折光秋高。

  要知道,早在順治十四年,身為副將的常進功就是浙江水師總兵了。要不是因為李存真的出現,在歷史上,順治十八年的時候一直在浙江任職的常進功應該轉為福建水師總兵,然后在定關擊敗鄭成功。到康熙元年,常進功因功授騎都尉兼一等云騎尉世職,隸漢軍正黃旗。三年,便升遷為廣東水師提督。十八年,以年老休致。二十五年,死去。常進功死后,他的孫子常履謙襲世職。乾隆修《貳臣傳》,常進功名列甲編第四十七名,雖然遠遠不及同編第十名的馬得功,但是不論如何是入了甲編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大清朝和乾隆都承認。

  但是,看看現在的常進功,真不知道,得爵位,入甲編,他是怎么做到的?

  且說,常進功知道自己不受待見卻沒有心灰意冷,更沒有想要回清朝那邊去,表現出了意志堅韌的特點。興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往水師海軍方向發展,畢竟那是他的老本行,雖然在明李淮東軍他也負責水師事宜,但是終究是運輸之類的工作,這根本立不了什么大功。

  常進功知道趙無極看不起自己,畢竟趙軍長也是……這個……性情中人。因此,常進功走了姜誠的路子,繞過軍長直接給李存真遞了信,想去海軍。

  李存真知史,考慮到常進功的能耐,又尋思他是遼東人,應該能給現處新東江鎮的曹海濤幫上忙,便在心里答應了下來。

  不過,常進功畢竟是淮東軍的團長,上面有姜誠和趙無極,李存真不好直接調任。于是,這一次借著武昌戰役打算給常進功一個機會,讓他打頭陣。

  消息一出,常進功知道機會來了。更知道如果自己不去拼命,不做出成績來,不要說這輩子完了,死了也是個無恥之徒,就算下輩子也得完蛋,自己兒子怎么辦,便真打算跟李國英拼命。

  常進攻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看不起他常進功,只要吳王殿下看得起他就行。常進功暗暗發誓一定要向吳王證明自己有用,而且有大用,是最好的,是標桿式的“皈依者”。

  當下,李存真跟常進功說道:“關二爺有更重要的事,沒空搭理曹操。”說罷,笑著拍了拍常進功的肩膀,最后一拍竟然還捏了一下。常進功頓時心里暖洋洋的,鼻子偷偷一陣酸楚……

  明軍首先登陸的是輕騎兵,這些人最開始時候是一百人,后來逐漸增加到六百人。這些騎兵主要就是驅散清軍的哨騎和探馬。

  一百騎兵登陸的時候,明清雙方還有些許戰斗,你放箭我打槍,你追我逐,不亦樂乎。稍后明軍其他輕騎兵上來的時候,清軍的哨騎便撤退了。

  六百明軍輕騎兵組成寬五里的兩道騎兵防線,一直把清軍哨騎驅趕到三十里之外。

  清理出寬闊的登陸地之后,明軍才開始大規模登陸。然而,雖然明軍許多士兵都是江南、浙江和福建地區沿海的漁民出身,但是水上行舟登陸之后也需要時間休息方能作戰。這個時間大約是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

  趁著這個時間,李存真帶著一眾將官又率領三百騎兵去“雞鳴山”看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