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卌七章 論宰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存真繼續說道:“在沒有宰相的情況下為君,需要有獨裁的愿望,也需要有獨裁的能力。我朝洪武皇爺能力當然沒有問題,成祖爺也沒有問題,如同日月光耀大地。但是此后就難說了。特別是在皇權世襲的情況之下,這兩點根本無法保證。因為繼承者們的能力參差不齊,有強有弱。反而是擁有了宰相是加強了皇權。為什么這么說呢?

  第一,宰相可以成為皇帝過錯的替罪羊和擋箭牌。當然了,我這么說,在座的眾人可能覺得我李存真不夠實在。實在的意思你們可能不明白……實在其實就是老實、厚道的意思。但是,我在這里說出來,是因為我和在坐的各位都是一個陣營的戰友,既然都是自己人那我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相信各位也不會見怪。

  這個……如果有宰相,在皇帝做錯事的時候,就可以拿宰相當替罪羊,完全可以推給宰相。畢竟這樣一來皇帝就沒有錯了,換句話說這等于皇帝從來就沒有出錯!我國是重視禮法的國家,正所謂天地君親師,這是一系的,天就是君,君就是師,君就是父,父就是天。由于皇帝是天,是君父,所以就可以對天下臣民進行訓誡、教訓。天不會出錯,天子自然就不應該會出錯。天子從來都不出錯,無錯才是圣人。如此一來,就維護了皇帝的權威,皇權也更加高貴和不可侵犯,這當然有利于加強皇權。”

  說到這里,張蒼水拱手稱贊:“元首睿智,佩服之至!”

  “不敢,不敢!”李存真微笑著謙虛地說道。他吸了一口氣,伸出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擺了個二的手勢又繼續說道,“第二,皇帝可以任免和廢止宰相。宰相的第一要務是迎合皇帝。如果宰相膽敢逆著皇帝的意思來,皇帝隨時可以解除宰相的職務。比如,大唐時候張九齡為宰相,他就與玄宗唱對臺戲,最終被玄宗罷免。雖然上臺的楊國忠實在不怎么樣,但是他聽話,特別是聽玄宗的話,讓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說,天寶年間玄宗的皇權得到了空前加強。倘若上臺的不是楊國忠而是其他更有才能的人,也許禍事能少一點。不過,玄宗卻要為安史之亂負責。因為皇權加強了,天下安慰系于一人!

  第三,宰相是從成千上萬的人當中競選出來的,能力上有保證。畢竟一個人有沒有才能,皇帝和天下百官都看在眼里。有能力的宰相自然是為加強皇權提供了可能。

  皇帝提出構想,宰相去執行。如果皇帝是個天才,宰相執行力強,君臣合璧,天下無敵。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都是如此。如果君主不慎英明,只要宰相得力,天下一樣安定,就像管仲和齊桓公。所以說,有能力的宰相必然是能加強皇權的,他會使的君主威望一日高過一日。

  以上都是不那么重要的,全是開胃菜,方才你們問的問題下面我說的這一條才最重要。”

  李存真伸出四個手指頭說道:“第四,有宰相的話,皇帝就可以和宰相以及宰相附屬的文官集團結成聯盟甚至是同盟了。有了這層關系,內耗就少了,國家也能更加強大。南宋面對強大的金元,穩穩站立了一百多年,而大明呢?不多說了。

  然而,一旦廢除了宰相,皇帝就必須單獨面對龐大的文人集團。文人集團由于處在國家中樞當中,因此久而久之就會滲透到國家政權當中去。國家權力會一點一點的流入文人集團手中。皇帝不可能時刻提防。所以看看我朝就知道了,成祖皇爺之前,文官被圣上殺得雞飛狗跳,那之后呢?皇帝的權力被文官集團逐漸侵蝕。到了聰明睿智的嘉靖皇爺這里,弄幾個人進入內閣都要繞老大一個圈子。有時候皇帝會被架空,幾年一語不發的隆慶皇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為什么?因為沒有宰相。”

  陳顯祖問道:“不是有內閣嗎?元首。內閣首輔難道不是宰相嗎?有了內閣首輔不就相當于宰相了嗎?”

  “不是!內閣首輔大臣根本就不是宰相。”李存真斷然否認,說道,“我朝不設宰相,首輔大臣沒有宰相那么大的權力。宰相的權力來自于皇權,相權是君權的一部分,集各色權力于一身。而內閣首輔不過是文官的頭兒,就像是軍頭兒,我們可以叫他文頭或者官頭。我來問你,軍頭和諸侯能一樣嗎?軍頭代表的是軍人的利益,是軍人們推舉出來的,如果這些丘八要鬧事,軍頭就得帶著大家干,否則就會被亂兵咔嚓一刀,然后亂兵們再換一個軍頭再帶著大家鬧事。諸侯就不一樣了,他的權力來自于天子。如果不是諸侯而是從義軍首領變成的梟雄,那么此時就算是沒有皇帝,大家看著這梟雄也會感覺他神圣無比,權力還是來自于上邊,可能是天也可能是神,我們習慣稱呼他為天命所歸。我想我這么說大家就能明白了吧?”

  張煌言點了點頭說道:“元首說得沒錯!內閣首輔不過是文官的首領,雖然我也是大明的文官,可是我卻看不上這些人。這些人習慣于和圣上作對。當年萬歷圣上就說這些人‘訕君賣直’,烈皇駕崩之前也看透了這些人的本質,痛罵文官。首輔大臣是對下面的文官負責的,就像軍頭是對亂兵負責一樣,如果首輔大臣不能實現文官們的意圖,那么他就會被拿下。所以,內閣和首輔一直站在皇帝的對立面。嘉靖圣上費盡心機扶上位的首輔大臣,最終也走到了圣上的對立面,因為他不站過去就沒有了前途,搞不好命也沒了。我朝成祖之后,如果圣上要做的事情和文官要做的事情是一致的,那么什么都能夠做成,如果兩家不相一致,文官是一定要把好端端的事情給搞砸的。”

  李茂之問:“蒼水先生的意思是,那怕皇帝的決策對得起天下蒼生,對子孫后代有利,只要文官不喜歡,他們也會把陛下英明決定給推翻?難道這些人不顧天下蒼生的死活嗎?”

  張煌言嘆了一口氣堅定的說道:“是的!他們才不會去管什么天下萬民!烈皇陣亡之后,多少文官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失敗之后多少文官又投靠了滿清,剃頭易服的是他們,污蔑烈皇和大明的是他們,帶著清兵燒殺搶掠的也是他們。

  這些人反而還不如闖營和西營。他們心里根本就沒有圣上,沒有江山,沒有萬民,有的只是他們自己。他們如同蛀蟲,腐蝕大明,他們不知道嗎?他們知道。畢竟他們是讀書人,明白事理,什么圣人之言,華夷大防,家國天下,他們明白得狠,若是辯論起來哪個不是大宗師?

  可是他們為什么還要那么去做?因為他們心里根本沒有家國天下,黎民百姓,有的只是他們自己和自己集團的利益。他們不怕把大明搞垮了,大明垮了他們就忙不迭地去投靠新主子,再做新朝的蛀蟲繼續他們損公肥私的勾當!這就是他們存在的意義!”

  李茂之大罵:“不要臉!無恥!敗類!犢子!他媽的……”

  張煌言說道:“他們都該殺!不過……如果他們能反清……能反正抱著光復大明的志向,回心轉意……”

  李茂之也不去搭理張煌言轉頭對李存真說道,“元首,我看那二十八個進士也該革除功名趕出南京!”

  李存真聽罷,大笑說道:“那過了,那過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那要等到什么時候?”

  “天機不可泄露!”

  楊添秀暗道:怎么搞的?又是這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