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八章 長江沸騰1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存真的艦隊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由李茂之率領,戰艦六百艘停駐在丹徒江面上;另一部分由他自己率領,包括大型戰船海上飛龍號,停駐在南京江面上。當清軍戰船蜂擁而來的時候,李存真下令避敵鋒芒,立刻向丹徒方向撤退,與此同時李茂之的船隊也向上游行駛而來。

  清軍水師雖然瘋狂,可大多都是小船和帶著蓬帆的戎船,在長江和近海十分靈活。鄭成功水師戰力依舊,一番較量擊敗清軍水師之后,便向長江口撤退。長江江面寬闊,鄭軍艦隊在北,李軍艦隊在南。一個進,一個退。

  觀音山大敗,許多鄭軍斷后的士兵不想成為俘虜紛紛跳入江中,此時的李存真早就算準了時機。率領自己的艦隊沿江救人。從南京到鎮江,李存真從江水中共救起五千多人。招呼沿岸奔跑的士兵上船,又得到兩千多人。正興高采烈的時候,趙無極來報,清軍跟上來了。

  李存真笑著說道:“國姓爺擊敗了他們,我還以為他們不會來了,沒想到卻還敢來送死。放煙花,通知李茂之帶領救起來的鄭軍士兵朝舟山撤退。其他戰艦和大戎船由我帶領,我要給辮虜點顏色看看。”

  此時,只見清軍長江水師一共有大小船只六百多艘,蜂擁而來。這六百艘艦船中有一部分是原駐扎在江南的水師殘部,更多的則是湖廣和江西來援的水師。總計官兵一萬九千多人。

  李存真下令:“保持距離。其他兵船先行!命令所有三十五艘炮艦一字型排列,順流而下,斜一字前行,側舷火炮對準清艦。”

  趙無極向桅桿最高處的旗語手大喊:“線列陣,斜一字前進。方向東。”

  李存真下令:“升招搖旗,叫各船應旗。”下令之后,各船便紛紛升起各船的號旗,表示聽從旗艦號令。

  李存真繼續下令:“實心彈,上彈。火槍裝填。”

  趙無極大喊:“上實心彈!火槍裝填!”

  “全軍聽我號令一起開炮,不準擅自開火。炮手集中精神,務必首發命中!”

  “是!”

  清軍蜂擁而來,擺好了隊形只等進攻。此前雖然敗給了鄭家水軍,但是看到陸戰得勝,水師也不甘落后,經過調整,清軍士氣高漲。此時,寬闊的長江江面上,清軍六百多艘戰船,分成五個梯隊,每梯隊一百多艘船只,又分為前鋒和后援。最前面的船只上承載的都是較為精悍的士兵。

  此時的清軍水戰思想仍然能十分保守,以接舷戰為主。兩船接近后用繩索勾住對方船只,然后再在兩船之間鋪設木板,以此為跳板跳上敵艦,也或者使用繩索利用類似蕩秋千的方法蕩過兩船之間的空隙。意圖通過近戰和肉搏戰取勝。

  清軍順流而來,漸漸接近。

  “傳令,隊尾炮艦首先開炮,然后其他各船依次開炮。”

  “是!”

  李存真所率船隊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一百多艘為戎船,上面沒有裝載大炮,而是裝載的士兵,稱之為兵船或兵艦。此時全部集中在最東側,分成三組,每組將近五十艘船,每組之間相距二百米。最前面一組為最高大戰船,其他組依次減小。

  另外一部分為炮艦,炮艦上面承載著火炮,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打擊力量。如今三十五艘炮艦一字排列首尾相對,從東北到西南將江面擺開,海上飛龍號最靠后。

  此時的清軍見李軍船只橫在江面上,不明所以,仗著自己人多船多又有水流的優勢,便蜂擁而下。

  “轟轟轟!”西南面的炮艦判斷清軍距離已經接近,便開火了。雖然側線只有六門火炮,但使仍然依次發射,瞬間擊沉一艘清軍小艦。接著其他船只依次開火。

  李存真雖然有幾艘夾板船和蓋倫船,但是他也下令不準一次性齊射,因為十七世紀的船只在李存真看來拼接應該是有問題的,如果側線上的大炮一次性齊射他怕振動太大使船只解體。因此定下規矩,每艘炮艦上的大炮和炮位都編好了號碼,作戰時依次發射,不得有誤。

  當下,長江上的李軍炮艦依次開火。清軍只見對面一股股白煙騰起,如同揭開了蒸饅頭的大鍋,接著便有炮彈呼嘯而來。炮彈摩擦空氣帶來的尖厲聲響和打在清軍船只上發出的碎裂聲,傷員痛苦的哀嚎聲融合在一起,混合者著騰飛而其的木屑,四濺的水花,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李軍三十五艘炮艦側弦火炮第一輪射擊結束。清軍第一梯隊瞬間損失了三十多艘戰船。三十八磅炮的炮彈掠過提督廖文況的腦袋,一股巨大的沖擊波將他帶倒。起身的時候尚感覺頭顱嗡嗡作響。再回頭看時,只見自己座艦后方的船只被火炮洞穿,傾斜下去很快沉沒,上面的士兵亂叫著紛紛棄船逃命。

  廖文況也是個剛猛的人,突然遭到襲擊卻也不怯懦,當下拔劍在手大喊:“后退者斬,沖,給我沖!”

  清軍擂起戰鼓,吶喊著操控戰船依然猛沖。第二梯隊見第一梯隊沒有退縮反而擂起戰鼓,也跟著吶喊前沖。

  此時,東方的海戰戰術已經大大落后于西方。雖然屯門海戰,料羅灣海戰和此后的收復臺灣海戰都以中國的勝利告終,但卻是憑借著絕對數量壓倒了相對質量。

  鄭家海軍雖然有大熕船和大戰艦,上面擺滿了火炮,卻不是用側弦火力接敵,而是用船頭火炮對敵,由于船頭較窄,布置的火炮比較少,所以火力大大降低。但是鄭家海軍的思想是,船頭對敵,首先發射火炮震懾敵艦,然后急速前進接敵,跳幫取勝。或者以火船為前導,火攻取勝。

  像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還有英國的這種側弦戰術,鄭家認為船只扭來扭去太過麻煩。其實主要原因還是當時中國人力充足,以人數壓倒性優勢取勝更加有力,而西方則恰恰相反。

  李存真面臨的問題和西方一樣,人力不足。而且作為穿越者,他很清楚海戰線列戰的意義,因此在一開始就以訓練自己海軍側射火力為主。由于火炮數量不足,因此只裝備了三十五艘戰艦。每艘戰艦上艦載火炮數量從八十門到十六門不等。

  當下,三十五艘戰艦一次開火側弦火炮數量二百四十五門,炮彈密集發射,橫掃江面。清軍水師第一梯隊第一部幾乎全軍覆沒。許多士兵沒有中炮,然而船只傾覆,只能跳水求生,長江水流雖然不急可一時之間士兵也游不上岸只能在水中掙扎。后隊看到前隊有人落水卻也不去救援,從這些落水士兵頭上碾壓而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