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對于這個審問結果,王盛并不奇怪,實際上,他們早就發現有人在窺視船隊。

  在王盛的船隊里,有一批專業的情報人員,這些人隨船隊抵達明州,肩負著在明州建立一個情報站的重任,他們在船隊抵達后不久,就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明州的大街小巷,以各種身份潛伏了下來。

  當船隊的外圍警戒發現有人在窺視船隊之后,王盛立即聯絡了明州情報站的情報人員,請他們對窺視者進行了反偵察,最終確定,窺視者來自明州水師。

  盡管已經料到會遭到截擊,王盛并沒有避開,一來,陳憲在和王盛談論海軍的時候,也曾說起過,這次南下,如果有機會,就檢驗一下新式戰艦的戰斗力,二來,王盛對己方戰艦的戰斗力有著極大的信心。

  對于極為熟悉大炮和海船的王盛來說,他覺得裝了大炮的戰船,對于沒有裝大炮的戰船來說,就像一個拿著火槍的戰士,面對一個赤手空拳的百姓一樣,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事實證明,王盛的感覺并沒有錯。

  船隊帶著數十個俘虜繼續北上,接下來一路,他們順風順水,在大半個月后,返回了青島城。

  在王盛的船隊抵達青島之前大約一個星期,有一群人先一步來到了密州,求見陳憲。

  這是一群來自大宋楚州的大宋使者,為首的是楚州推官管堂。

  原來,明州知府趙汝述見過王盛出售的轉輪火槍之后,立即就意識到這種犀利的火器對宋軍的意義。

  趙汝述此人乃是當朝宰相史彌遠的心腹,他立即派人送了幾桿轉輪火槍給史彌遠。

  史彌遠此人雖然是個有名的議和派,但他并不是投降派,也不傻,他當然知道,就算為了議和,也需要保持宋軍的戰斗力。

  史彌遠在弄清楚了轉輪火槍的效用之后,他和趙汝述一樣,看出了這種武器對宋軍的意義。

  轉輪火槍的威力比神臂弓還要強,射速也不差多少,更關鍵的是,這種武器只要有子藥,就能一直發射下去,而神臂弓手,最多射上十五到二十箭,就會力竭,無法久戰。

  這種優勢在野戰中還不明顯,但在守城戰中,卻非常明顯,而對于議和派的史彌遠來說,守城顯然比野戰更加重要。

  為了獲得更多,甚至是制造這種犀利火器的方法,史彌遠在派人前往明州和王盛談軍火采購的同時,又派人前往楚州,命令楚州太守兼東京經略安撫使的應純之,盡一切辦法,招降山東陳憲。

  聽說是應純之的使者到來,陳憲抽出時間,接見了使團。

  應純之這個人在宋金戰爭史中地位不低,陳憲對他有著印象,就是這個人,招安了李全等山東紅襖軍,將紅襖軍變成了忠義軍。

  既然是應純之派來的人,那么大概是想來招降他?

  果然,這個名叫管堂的楚州推官就是來招降他的,不過對方自稱不但是楚州太守使者,同時也是大宋朝廷的使者,他還帶來了大宋宰相,史彌遠的親筆信。

  史彌遠在信中給陳憲開出了相當優厚的條件,除了答應封陳憲京東路兵馬總管的官職,還答應每年供給他錢糧總價二十萬貫。

  當然,史彌遠也有條件,他希望能將轉輪火槍和火藥的制造技術,轉讓給朝廷。

  對于這樣的條件,陳憲當然不會答應。

  京東路兵馬總管這個官銜其實蠻搞笑的,京東路就是北宋時,對此時山東路的稱呼,而京東東路自然也就是山東東路,也就是說,宋國封陳憲為他占領地區的兵馬總管,而且還給他安排了個頂頭上司,名叫東京經略安撫使,其經略的地盤基本上都不再南宋地界上,陳憲的地盤也在對方經略的區域內;按照宋朝以文御武的慣例,這個上司是有權對陳憲先斬后奏的……

  當然,宋國也不可能拿出一塊地盤來給陳憲封官,這封什么官銜,都是虛的。

  官雖然是虛的,但每年能有二十萬貫的額外收入,這倒是爭取一下,至少比金朝只給一頂破官帽強。

  最終,雙方經過數日的磋商,陳憲答應向南宋提供火繩槍技術和金國版的火藥配方,這兩種技術身就已經爛大街,金過版的火藥配方不用說,火繩槍這種陳憲已經裝備了快十年的武器技術,其實也早已經泄漏出去了,陳憲見過不止一種仿制品,雖然粗糙,但性能基本合格。

  所以,向南宋提供這兩種技術,對陳憲來說并沒有什么損失,最多不過是幫助宋朝更快的掌握這兩種技術罷了。

  同時,合約還規定,陳憲要以三十貫每支的低價,向南宋出售長短轉輪火槍。

  因為制作工藝問題,轉輪火槍的成本居高不下,即使是陳憲的兵工廠里,生產一支轉輪火槍,成本也要十貫以上,賣出三十貫的價格,其實并不不算貪心,這個價格至少比神臂弓要低得多。

  另外,陳憲還主動提出,可以以稍低于宋朝成本價的價格向宋朝每年出售五千副精良扎甲。

  作為回報,宋朝每年要向陳憲免費提供三十萬貫的錢和米糧。

  同時,宋朝還要允許陳憲在其境內的明州,泉州,廣州開設商館……

  就在王盛返航的第二天,管堂帶著談判的成果離開了密州,前往膠州乘船返回楚州,他在楚州向此時應純之匯報之后,又乘船前往臨安,向史彌遠回報談判談判結果。

  管堂剛走,王盛返航和另外一個好消息一起傳到了陳憲這里。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船木烘房出成果了!

  經過反復試驗,烘房試驗團隊按照陳憲的設想,通過標準爐子的大小,管道的長短,等一些列的措施,達到控制烘房內溫度的目的,又在烘房里煮水,以增加烘房濕度,通過標準爐子大小,水壺大笑等手段,控制烘房內的濕度。

  通過這些條件對烘房的溫度濕度進行量化控制之后,再經過反復的實驗,烘房試驗團隊終于找到了能夠較快烘干造船木材,又不會引起木材炸裂的數據。

  有了這些數據后,陳憲終于能夠敞開造船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