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七九章:蒙陰,消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蒙古人雖然走了,但他們很快就會再來,下一次,蒙古人就不會滿足于僅僅圍困中都了。

  蒙古的第三次伐金將會兵分數路,掃蕩整個華北平原和山東地區,史書記載,蒙古的這次掃蕩殺戮極重,動輒屠城。

  在山東,只有山東東部平原地區有少部分地區幸免于難。

  為了避開蒙古人的兵峰,獲得更多的發育時間,陳憲只能將下一步的開拓目標放在了山東東部。

  占領蒙陰沒有什么波折,這個縣是個窮縣,這里的豪強也沒什么力量,縣城也防御薄弱。

  拿下蒙陰之后,陳憲再次停止了進攻,他需要縣消化新泰和蒙陰兩縣的底盤。

  和在萊蕪一樣,陳憲將新泰和蒙陰兩縣的女真,漢人地主全部或殺或驅,將兩縣的土地和城寨全都捏在了手里,同時將這兩縣藏在民間的糧食和財富也都攥在了自己手里。

  以鐵血手段在兩縣確定了自己的統治之后,陳憲選擇地勢開闊,周圍耕地肥沃而集中的城寨,建立鎮一級的統治機構,并在選定的城寨中修建磚窯,燒制城磚,又從萊蕪運來水泥,對這些選中城寨進行加固,又在這些城寨的墻頭安裝鑄鐵的火炮。

  除了舊有的城寨,陳憲還選擇地勢開闊,附近河流水力充沛的位置修建新的城寨。

  他采取引導和強迫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將一些小村寨和流民遷移到新建城寨中,一方面為新建城寨增加勞動力,一方面也算是以工代賑,另外,這些人在新城寨建成后,也是填充新城寨的居民。

  等到兩縣的統治基本穩定之后,陳憲從新泰和蒙陰兩縣,半雇傭半征調的抽調大量年輕人,送去萊蕪沂源的各個水力工廠當學徒,讓他們在工廠里接受業余教育。

  一些年紀較大的,比較老實的青年,則被陳憲雇傭成立了一個個建筑隊。

  陳憲在新泰和蒙陰的各條河流上選擇水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地點修建水力工廠,這些水力工廠除了部分煉鐵鍛鐵廠之外,大部分都是水泥工廠,陳憲要在山東東部平原上鋪滿城堡,沒有足夠多的水泥廠是不行的。

  陳憲還在新泰和蒙陰兩縣四處探礦,尋找煤鐵礦,在后世,這兩縣本身就盛產這兩樣東西,現在陳憲只是要把它們提前找出來。

  對于新泰和蒙陰縣城,陳憲也采取了和萊蕪縣同樣的政策,允許他們獲得除了司法和稅收之外的一部分自制。

  這兩縣的縣城大戶很快也嘗到了議會(督政院)選舉制度的甜頭。

  經過這一些列的動作,新占領兩縣的窮漢和活下來的富戶都基本上安定下來。

  時間飛逝,轉眼就來到了崇慶元年的秋天,陳憲調兵遣將,遷移人口,自己也是東奔西跑,終于完成了對新泰縣和蒙陰縣最基本的消化。

  他在新泰蒙陰兩縣加固和興建了一共三十多座人口在三千到五千之間的城鎮,從沂源萊蕪兩縣抽調了三千多戶,一萬多人口,分散布置到這三十多座城鎮中,組成了這些城鎮的第一屆政府,并在每一座城鎮都建立了一座中心學校。

  這些中心學校,從新泰蒙陰兩縣的十三四萬人口中,一共招募了上萬人的學生,在馮丑看來,這些學生才是他最重要的收入。

  這些學生,只要進入學校,就能住校享受免費的食物,還能為他們的家人換取工作的機會。

  陳憲還從新泰蒙陰兩縣招募了上萬人的新兵,這些新兵年紀都在十五到二十五歲之間的未婚青年。

  這些青年以參軍為條件,為他們的家庭換取十畝地的股份職田,和進入農業公司勞動掙口糧和薪水的機會。

  士兵們進入軍隊后,并沒有馬上被投入正規軍,陳憲組建了新兵營,對這些新兵進行訓練,新兵的訓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軍事部分,在下午舉行,一部分為文化學習,在上午進行。

  陳憲的軍隊可以說是受新式教育的人最多的地方,所以訓練新兵教師是不缺的。

  蒙陰土地雖然不夠肥沃,但水力資源十分豐富,陳憲調集人手在這里修建了大量的水力工廠。

  最后,留給各鎮農業公司的,只剩下了三十五歲以上的壯年和老人。

  好在陳憲從萊蕪和沂源送來了大量的重犁和經過他改進的優質農具,不足的勞動力則被婦女補上。

  就在陳憲剛剛喘口氣,準備休息幾天的時候,一個既驚人又在預料之中的消息從北方傳來。

  蒙古人又來了。

  崇慶元年七月,回草原休整了整個夏天的蒙古人再次發動了針對金國的東征。

  不過這一次蒙古人的進攻顯得有些虎頭蛇尾,圍困了中都幾個月之后,在京畿地區劫掠一番,就再次撤退。

  據說金軍的這次撤退是因為成吉思汗在指揮作戰中受到了箭傷。

  陳憲不理外面的變化,他抓緊時間的進行著自己的計劃,現在對陳憲來說是極好的發展機會,金國人在蒙古人的壓力之下,內外交困,政權更迭頻繁,根本顧不上他這種只在幾個偏遠縣里鬧騰的小蝦米,而蒙古人此時和他中間還隔著個金國,而且他們根本就還沒有統治中原的意識,自然就更不會來理睬他這樣的小蝦米,他此時可以盡情鬧騰,絕不會有人來干涉他。

  新泰和蒙陰兩縣的建設初步步入正軌之后,陳憲突然離開了新泰縣,返回了沂源東莊子。

  返回東莊子后,陳憲展開了對東莊子的改造,他在東莊子城墻內的空地上規劃修建了整齊的磚瓦小院,這些小院小而精小而全,每個院子都有正屋耳房,前后都有院子,甚至每家的后院中都有獨立的旱廁和設計巧妙的豬圈;院子一座挨著一座,十分緊湊。

  這種磚瓦小院的修建,只要有足量的磚和水泥供應,又有足夠的勞動力,修建起來非常簡單快速,短短兩三個月,大量整齊的磚瓦小院就塞滿了東莊子原本大片的空地。

  陳憲將這些小院一戶一院的分給了東莊子的原本住戶。

  接著,他將原本住戶騰出來的房屋全部拆掉,繼續修建整齊經湊的磚瓦院子。

  最終整個東莊子只留下了原本的楊家和白家大院,以及后來給楊家和白家修建新院子,當然,如今這四個院子分別成了東莊子中心學校,東莊子鎮政府,東莊子督政院,東莊子法院……等行政機構的駐地,楊家早已經般到萊蕪縣城去了,楊員外今年還選上了萊蕪縣城的鎮長……除了這四座院子,其他地方都被陳憲塞滿了整齊的小院。

  這么一番改造下來,原本只有四千多人的東莊子就能塞進去一萬多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