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五四章:騎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二天晚上,楊妙真向陳憲吹起了枕頭風。

  原來,楊妙真手下的侍女向她抱怨,姑爺太過窮酸,堂堂坐擁數萬畝良田,數千莊丁的大豪強,竟然只住著一個一進的小院子。

  聽了楊妙真轉述下面丫頭的抱怨,陳憲忍不住冷笑著坐起來,說道:“堂堂?好個堂堂!在下一個鄉里的土豪而已,配不上堂堂二字!這白家大院大嗎?可有什么用,某帶兵一來,白家人就灰溜溜的逃了,扔下這偌大的一個院子,逃去泰安州做那喪家之犬,我陳二孤家寡人一個,如今加上你和妙女,也不過三口之家,有三五下人伺候,足矣,要拿深宅大院干什么?養一群女人和奴才勾心斗角嗎?然后被深宅大院和自己的軍隊士兵隔開,窩在女人堆里腐爛嗎?”

  聽了陳憲這番話,楊妙真盯著陳憲的面孔看了半晌,突然噗嗤一笑,說道:“我就知道官人胸懷大志,不在乎日常享受,是大丈夫,大豪杰,所以我已經把嚼舌頭的丫頭送回益都了。”

  看著楊妙真的笑臉,陳憲不由有些糊涂,不知道他是順著自己,還是真心這么想……

  第二天,陳憲讓自己的侍從去打聽,聽說楊妙真果然打發回去了幾個丫頭,只留下四個侍女伺候自己。

  從結親之日后起,楊妙真就整日跟著陳憲,寸步不離,似乎對他的一切都十分好奇。

  雖然已經是夫妻,但兩人畢竟相處日短,陳憲并不敢完全信任這個名義上已經是自己妻子的女人,所以他對跟前跟后的楊妙真頗為頭痛。

  最后倒是被他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從楊鞍兒那里得到五百匹戰馬后,陳憲就開始考慮如何組建自己的騎兵隊伍。

  陳憲當初組建的一百人的騎兵連,經過歷次擴建,如今已經有三百人的規模。

  但以前陳憲手中馬少,三百騎兵,連一人一馬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放開訓練,經過這一年的訓練,這些騎兵也僅僅只能說是勉強能用而已。

  新得到五百匹戰馬后,陳憲又從步兵中挑選出了兩百人,將三個連的騎兵隊伍增加到五個連。

  陳憲準備將這五百騎兵交給楊妙真訓練和統領。

  因為陳憲知道,楊妙真不但槍法高強,弓、馬,騎射也不比她的槍法差。

  對于陳憲愿意將最重要的騎兵交給自己統領,楊妙真即吃驚又興奮,哪怕在娘家時,雖然大家都知道她本事高強,也沒人讓他獨領一軍,她畢竟是個女人,沒想到自己的夫君竟然如此看重自己,這讓楊妙真喜炸了心。

  如果她知道陳憲讓他統領騎兵是為了支開她,避免被他看到太多秘密,不知道會不會被氣炸了肺,可惜她永遠都不會知道。

  對于騎兵的建設,陳憲心理也有了一些腹案。

  首先弓騎兵是排出在外的,農耕文明要訓練弓騎兵太困難,而且性價比不高。

陳憲的計劃中,他手下的騎兵分為三種,一種是只配備馬刀,短火槍,只穿輕便鋼盔和保護胸腹的輕便罩甲的輕騎兵,一種是穿戴輕便鋼盔和罩甲,裝備長火槍和馬刀的騎馬步兵,也就是歐洲的龍騎兵,東方稱作馬步兵,一種是穿著類似波蘭翼騎兵的輕型盔甲,裝備長槍和直劍的沖擊騎兵,陳憲將其命名為突騎兵  輕騎兵用來偵查,征糧,追擊。

  馬步兵用來快速機動的,實現阻擊,支援等戰略意圖的。

  突騎兵才是陳憲計劃中的騎兵主力。

  但對于突騎兵的建設陳憲心中其實是有疑慮的。

  原本一開始,他打算建立一支裝備鐵盔胸甲直劍,類似近代胸甲騎兵的沖擊騎兵,但后來他考慮到,現代胸甲騎兵主要對付的敵人要么是同樣裝備胸甲彎刀的地方胸甲騎兵,要么就是裝備燧發槍和刺刀的步兵,所以他們使用一米多長的直劍就足夠了,但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步兵和騎兵,都裝備著四米以上的長槍,戰場形勢和胸甲騎兵風靡的拿破侖時代戰場形勢有著極大的不同,完全照搬那個時代的裝備并不一定合適。

  所以陳憲打算借鑒歐洲更早時候,曾經強盛一時的波蘭翼騎兵的裝備,將自己的突騎兵訓練成槍騎兵。

  在組織形式上,陳憲希望借鑒近代胸甲騎兵的形式,能訓練出一支能夠發起墻式沖鋒的槍騎兵隊伍。

  在這個騎兵稱雄的時代,陳憲建立騎兵,首先的假想敵就是騎兵,準確的說,就是在不久的將來,會橫掃中原的蒙古騎兵。

  一支近戰騎兵,要對付一支擅長騎射的騎兵,最重要的是什么?

  當然是速度,缺乏遠程攻擊手段的你,要打敗對手,首先就要抓住對手,否則你就會被,擅長騎射的對手風箏到死。

  所以,要建立一支能夠對付弓騎兵的沖擊騎兵,開發一種更輕便,更堅固的盔甲,就成了當務之急。

  既堅固又輕便,自然非近代板甲莫屬了。

  板甲的制造自然就正式提上了陳憲的日程。

  另外,馬步兵如果只裝備火繩槍,沒有長槍的保護,戰斗力就有著明顯的缺陷,但陳憲又不可能在馬步兵中配備長矛手,所以套筒刺刀的研制也就迫在眉睫。

  當然,在所有這些當中,騎兵的訓練才是重中之重,畢竟,有了合格的騎兵,這些裝備才有用武之地。

  陳憲將自己的意圖告訴了楊妙真,沒想到引來了對方一連串的問題。

  對于陳憲騎兵的構思,楊妙真并不能理解,她從小接受的就是這個時代的傳統騎兵的訓練,對于騎射和個人的勇武十分迷信。

  她對于陳憲完全放棄弓騎兵,將輕騎兵定位為偵查,追擊,征糧的打雜和輔助兵種十分不理解。

  她同樣不能理解的是,陳憲竟然將沖擊騎兵定位為對付騎兵的兵種的想法,在這個時代,沖擊騎兵,也就是重騎兵主要就是用來沖擊步兵陣的。

  按照這個時代的傳統騎兵戰法,先用輕騎兵騎射騷擾步兵堅陣側翼,造成步兵陣局部動搖,然后再用以人馬具裝為首的重騎兵隊伍,去沖擊步兵動搖的部位,直到將步兵陣徹底摧垮,才是這個時代騎兵的經典戰術。

  陳憲告訴楊妙真,“對付步兵,我的步兵方陣就足夠了,如果不夠,還有炮兵,憑借方陣和大炮,我有信心打敗任何步兵,但騎兵不同,面對騎兵,我最多只能做到不敗,誰也不能用步兵去消滅撤退的騎兵,所以我需要一支騎兵來消滅敵人的騎兵。”

  為了打破楊妙真的固有觀念,陳憲拿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騎兵變革來舉例子。

  之所以用南北朝時期舉例,是因為南北朝時期和現在的遼金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兩個騎兵,特別是重騎兵發展的鼎盛時期。

  而這兩個時期也恰好是中國歷史上兩個著名的南北對峙時期。

  同時,甲騎具裝也在這兩個時代走向輝煌。

  這并非巧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