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4章 迦南地的教皇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是發生在距今半個月前的事情。

  那是一個平和的清晨,迦南地又一次沐浴在燦爛輝煌的陽光中,若是從海面上眺望,便能看到高聳的燈塔與棲息在岸邊的輪船,神圣之城外墻的巍峨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伴隨著新一日彌撒的開始,天空中響徹巨鐘的轟鳴聲。

  這鐘聲此起彼伏,從形形色色的人們頭頂掠過。它穿過繁榮的港口,穿過大街小巷,穿過聳立于圣盟廣場中央的至高王雕像,穿過香榭街道與神圣貴族們的宅邸,一路來到教皇廳。

  瓊安·博爾吉亞匆匆行走在大理石鋪成的磚路上。

  他身邊是兩汪清澈的水潭,在陽光中反射著耀眼的清澈光芒。噴水裝置將沁人心脾的水霧灑向周圍;在水池邊上,幾只白鴿正在悠閑的漫步,啄著地上的谷物顆粒。

  當主教先生走過后,被驚動的鴿子拍動翅膀從他身邊飛起,白色的羽毛晃晃悠悠從半空掉落的水面上。

  前方就是目的地。此次是宗座親自召見,事態緊急,年輕的主教不得不匆忙從翡冷翠趕往此地覲見。

  迦南的城區構造十分復雜,到處遍布著羊腸小路和川流不息的河道,宛如一張密密麻麻的蛛網,覆蓋在高山與港口之間。

  這是因為城區的布局是根據不同的家族和姓氏,以及他們在盟約史上留下的烙印和地位分割開來的;而平凡的民眾、商人與自外地的觀光客和信徒們,住處則全都聚集在港口附近,如同一處處地面上筑起來的螞蟻巢穴。

  而越靠近城中心區,屬于教士們和貴族們的住宅面積就越寬廣,有的地方甚至能稱得上“空蕩”。而在整座迦南城中,占地面積最廣闊的,莫過于圣白之山腳下倚靠的建筑群,它幾乎占據了城市的大半個東部地區。

  這里被外界人們稱為“大圣所”。

  當然,嚴格意義上說,真正的大圣所位于這座城市的地下。

  那里從未曾對外開放,雖然人們都知道它的存在,卻沒有人能靠近,大圣所在人們的想象中,是比異端裁判所更為隱秘的地方。所以才會流傳有各種各樣的傳聞。

  而位于地上的,則是圣安多瑪主座教堂——所謂的“主座教堂”,即某個教區正權主教所在的教堂,一般意味著此地教廷勢力的權力核心。

  圣安多瑪大教堂便位于迦南城的中央,負責管理日常教務的教區主教便在此處工作,這里贍養有百余名教士,每天有數萬名信眾在此地進出。

  但由于它背后那片依山建立的建筑群的存在,就連這棟歷史悠久,有著規模雄壯的朱紅色八角穹頂與復興時期留下的傳世壁畫等等藝術珍品的教廷,相比之下都顯得黯然失色。

  ——因為,神圣教廷的最高權力機構“教皇廳”,就在此處。

  “博爾吉亞大人”

  “主教閣下。”

  “您好,博爾吉亞大人。”

  路上只要是他遇見的人,都會主動向他恭敬地鞠躬問好,沒有人會愿意得罪一位距離圣座不過一步之遙的大人物。

  當瓊安還只是那個博爾吉亞家族的私生子的時候,有人公開詆毀他,發表莫須有的污蔑意見;有人對他溫和或熱情,教導他如何在這里生存,這則是出于投資的目的;而更多的人選擇漠視他,當他不存在。當然,偶爾會有人是真的出于純粹的善意和憐憫來幫助他……

  而現在,過去經歷的一切屈辱都煙消云散了。位于樞機團之下的人,都只有討好他的份。

  他面帶溫和的微笑,一一點頭還禮。

  瓊安并不討厭這種事,反而樂在其中。

  因為,這是一種證明——他從來沒有忘卻過曾經的人生。正因為那充斥著悲傷、憤怒與自怨自艾的記憶是如此深刻,至今還死死纏繞著他的心靈,所以在與現實交相輝映后,他才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迷醉感;一種手握大權、掌握自己人生的美好體驗。

  這并不會讓年輕的樞機主教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只會讓他更加清醒。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任何人都清楚。

  瓊安看到成群的僧侶們正簇擁著十字架和神像走入旁殿。

  ……原來如此,過幾天就是復活日了。他想,到了那一天,整座城市都會陷入狂歡的氣氛之中。

  他目不斜視,徑直朝著正門走去。

  兩個白袍僧兵站在廳堂門口,手中拿著長長的禮儀棍棒。

  他們和其他人不同,面無表情,如同兩尊凝固的雕塑。見到瓊安靠近后,才微微頷首示禮。

  其中一個人離開原地。在他的帶領下,瓊安穿過層層回廊,兩側皆是高明的畫匠留下的巨幅古典油畫,講述的是人們是如何在圣者的指引下,穿破層層艱險阻礙,終于來到應許之地、建立迦南之城的故事。

  最后,他們終于來到圣殿的內部。

  在那里,瓊安看到了那個人的背影。

  青色的大理石地面,鋪有琺瑯和瑪瑙、鑲嵌寶石且雕刻有大量繁復花紋的墻壁,以及純潔如洗的圓形穹頂。

  陽光從距離頭頂數十米處的艷麗玻璃中透進來,在光滑锃亮的地面上投落淡淡的影子。

  而在廳堂的中央,只有一座并不寬大的祭壇。上面披蓋著白色的亞麻布,并擺放著銀質燭臺。燭臺上點著十幾根暗黃色的蠟燭。

  燭光在微風中輕幅度搖晃。站在祭壇前的,是一位身穿白袍的男人。

  “你來了,瓊安。”

  衣著樸素的男人微微轉過頭來。

  他的體型并不高大,既不瘦弱亦不強壯。從面容上看,是一位五十歲左右年紀的中年人。

  白袍男人頭發花白,臉龐飽經風霜,卻看不出半點衰老的跡象。

  他舉手投足間透露的氣質,同時兼備智者的淵博和王者的威嚴。那雙與瓊安如出一轍的深藍色瞳孔里,神光收斂,深邃如海。

  “是。”

  在護衛僧兵離開后,瓊安將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胸口,同時單膝跪下,低下腦袋,動作一絲不茍,態度極其恭敬。

  “在吾主護佑下,愿您永享安康。”

  “起身吧。”

  這個人,就是神圣同盟的至高權力者——

  教皇,圣·利奧四世。

  同時亦是他的親生父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