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一十九章 喜事連連之有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按照前一日教習的禮儀程序,吉靈舉起雙手,鄭重地接過嬪位的冊寶——那金寶、金冊上皆有滿文。

  女官引著她在拜位北面跪下,行六肅三跪三拜大禮。

  這個禮儀是前一天女官跟她細細講過的,不但把每個動作都給她解釋到位了,還恭恭敬敬的給她示范了兩遍,連細節都有。

  比如跪下去之前要神色莊重肅穆地提一口氣——拜的時候還不能呼哧呼哧地出氣,得保持著,等到拜完才能快速換氣,深深地再提一口氣,準備下一次行禮。

  吉靈當時就聽傻了。

  但是她記得仔細,做的也很好。就連持禮女官在旁邊看著,都不由得微微點頭。

  三跪三拜大禮還是相當繁縟的,吉靈被七喜和碧雪扶著,一會兒起來,一會兒又跪下,一會兒叩首,一會兒又低頭……加之腦袋上還有個超級沉重的朝冠。

  吉靈不一會兒,就有點眼冒金星,懵懵的了。

  麒麟被小洋子緊緊抱著,在旁邊看著,它自然看不懂主人在做什么,也是一臉懵。

  等到終于行完了六肅三跪三拜大禮,冊禮內監捧著節,又從彩仗之內,一步步神色肅穆端莊地踱出了天然圖畫。

  按照女官口中低聲提醒著的程序,剛剛受封成為宸嬪的吉靈,需要跟在那兩位冊禮內監后面,在嬪位內鑾彩仗的前引開路下,走到九洲清晏的宮門內道右邊。

  若是在紫禁城里,她就需要走到景運門。

  但是在圓明園,九洲清晏殿的宮門內道右側,就代替了景運門的意義。

  嬪位彩仗迤邐,一路行來,路上遇到的一些貴人、常在紛紛避讓在兩旁,屈膝行禮。

  眼看著吉靈的宸嬪彩仗過去,不少人駐足觀望,向著吉靈的背影投出艷羨的目光。

  嬪位彩仗后面是跟著嬪位娘娘的肩輿的,但是此時冊封之禮尚未完全結束,按照規矩,受封妃嬪必須要用自己的腳,一步步去走到目的地。

  七喜抬頭皺眉看了一眼天空——今天天氣也不巧,萬里無云,熱的一塌糊涂,她略跟在吉靈的側后方,就看見自家主子朝冠之下,隱隱已經流下了三四道汗水,順著衣領蜿蜒淌進脖子里。

  主子沒抬手擦過一次。

  她只是按規矩,雙手端持朝珠在前,隨著冊禮內監的步履節奏,一步又一步,穩穩地向前走著。

  七喜默默凝視著吉靈的側影,忽然就莫名地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這并不是在圓明園中行封嬪之禮,而是在紫禁城中行冊封皇貴妃大典。

  終于到了九洲清晏的宮門內道右側。

  封嬪之前,禮部早已向皇帝提供了適當級別的大臣名單,奏請皇帝從中欽定一位正使和一位副使,禮部鴻臚寺亦安排專人,將節案、冊案、寶案擺放在此等候。

  此時,正副使官員正在此等候。

  吉靈走到此,女官便遙遙地阻了她不再上前。

  那兩名冊禮內監仍然慢慢踱步,跟兩只螃蟹似的,一晃一悠,慢慢走過去,表情凝重地將手中的節,緩緩伸手交給正使官員。

  那正使官員也以同樣的慢動作,微揚袖口,慢慢接過節。

  正使官員背后的那名副使,動作比正使還要慢,隨著正使官員的禮儀,緩緩向冊禮內監點了點頭。

  吉靈額頭上,終于有一滴汗蜿蜒淌了下來,正漫進她眼睛里,咸咸的讓她眼睛有點睜不開。

  站在夏天大太陽下暴曬著的吉靈瞇著一只眼:……(╥╯╰╥)

  正副使官員的交接儀式終于結束了,他們轉身去正大光明殿等候復命、還節——此時皇帝尚在正大光明殿中接見眾臣。

  冊禮內監、女官見正副使官員走了,一轉身頓時滿面堆笑,說了好些恭維話,又向吉靈行了恭賀禮,隨后帶著奴才們均退出。

  至此,冊封嬪位的儀式總算是基本結束了……

  等等,還沒完!

  按照清宮規矩,這時候,受封妃嬪還得去給皇上、皇后、皇太后謝恩。

  宮里沒有皇太后。

  皇上此時在上朝。

  那便要先給皇后謝恩了。

  是的,皇后還在坦坦蕩蕩中,按制,等著新晉的宸嬪娘娘過來謝恩。

  眾妃嬪也會在那兒等著——當然,只限于嬪位及嬪妃以上的妃嬪。

  ……那其實就沒幾個人了——裕妃、熹嬪、懋嬪、謙嬪。

  吉靈沒敢耽擱,直接從九洲清晏宮道門口向西北方向行去,嬪位彩仗仍然跟在她后面。

  去坦坦蕩蕩的路,是貼著后湖的南岸邊走的,一條漂亮的沿湖觀景道,走到底,就到了。

  過了棕亭橋時,圓明園里的花木開得正絢爛,芬芳的氣息隨清風送來,暗香流溢。

  七喜深深吸了一口那花香的芬芳,然后一抬眼,就發現,居然后湖對岸,隔了那么老遠的距離,還有不少宮裝麗人,眼巴巴地望著自家主子這兒。

  吉靈也看到了。

  后湖那邊,雕梁重疊,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她只看了一眼,就微微垂下頭,轉過了視線,加快了腳下的步伐,心中不知為何,卻無端端掠過了《阿房宮賦》中的一句:“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到了坦坦蕩蕩前,吉靈轉頭吩咐彩仗停下,早有皇后身邊的宮人迎接在此,見著她便恭敬行禮道:“奴才給給宸嬪娘娘請安,宸嬪娘娘萬福金安!”

  吉靈客客氣氣地把人叫起了,舉步向前走去,旁邊有人高聲唱道:“宸嬪娘娘到——!”

  坦坦蕩蕩中,皇后烏拉那拉氏身穿了一身明黃色吉服,正端坐于鳳座上,一臉神色欣慰的,與眾妃嬪等著。

  她胸前掛著三盤朝珠,中間是東珠朝珠,左右斜跨肩上的卻是珊瑚朝珠。

  皇后頭上只戴了鈿子,滿頭的金色,上有皇后和太后才能用的九凰圖案,東珠燦然生光。

  見吉靈一步步走進來,她坐直了身子,微不可察地挺直了腰板。

  吉靈快步走到皇后面前,屈膝行禮,朗聲道:“嬪妾給皇后娘娘請安,皇后娘娘萬福金安!嬪妾前來給皇后娘娘謝恩。”

  皇后端坐在鳳座上,面色和悅地道:“好了,吉貴人……宸嬪快起來吧!”

  吉靈謝恩,隨后站起來,按例向裕妃娘娘行禮。

  裕妃臉上的神色有點僵硬和不自然。

  等到吉靈走到謙嬪、熹嬪、懋嬪面前時,這三人都從座位上忙不迭地站了起來。

  再不像從前她是貴人時,三人安然高坐。

  懋嬪一臉溫柔笑意,第一個就搶先了上來。

  兩人皆為嬪,按照平位見面行禮的禮儀,她與吉靈行了個同禮——兩人雙膝微曲,雙手相碰。

  剛剛行完禮,懋嬪就伸手親熱地握住了吉靈的手,笑道:‘’吉妹妹,恭喜了!咱們從前便是一宮里人,妹妹如今成了宸嬪……”

  裕妃不屑地瞧了懋嬪一眼,心里滿是鄙夷:這個懋嬪,還想著提醒宸嬪曾經一宮的情分,想讓宸嬪關照關照她呢!

  懋嬪面上雖是一臉喜氣,心中卻苦澀兼著一絲難言的嫉恨,酸得都要滴下水來了。

  她熬了這么多年,還艱難又痛苦地生過女兒,一步步地,才算勉強爬到今日這個外人看來,尚算體面的嬪位。

  還虧得皇上后宮不多!否則早被貴妃、妃給淹沒了。

  而眼前的這個吉氏,卻短短一年之內,便從常在搖身一變,成了宸嬪娘娘。

  她艱難熬到的成果,吉氏卻唾手可得。

  謙嬪見懋嬪一直拉住吉靈的手沒放開,便暗暗地翻了個白眼。

  她弱風擺柳一般地上前來,肩膀輕輕一挨擠,把懋嬪擠到后面去了,又伸手拉住吉靈的手,握在手里不斷搓揉,面上快笑成了一朵花:“恭喜宸嬪娘娘!恭喜哪!”

  她說著,就已經屈下了膝蓋,要給吉靈行同禮。

  雖是同禮,但她蹲得快成了給高位妃嬪行禮的姿勢。

  見謙嬪身子蹲得格外低,吉靈趕緊托住她手肘,隨著她,也屈了膝蓋下去道:“不敢!不敢!”

  謙嬪一看,立即又往下蹲了幾分。

  吉靈……

  這就很有點像飯桌上敬酒了——兩個人為了表示禮貌,互相要把杯沿低于對方一點。

  結果你低,我也低。雙方低來低去……

  她抓住謙嬪的手肘,算是拖著她,才把這個同禮給行完了。

  熹嬪上前來,不卑不亢地給她行了禮,只是柔聲道了一句:‘’恭喜宸嬪。”便退后了。

  烏拉那拉氏此時在鳳座上,便抬起頭,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裕妃,又瞧了一眼熹嬪,給裕妃使了個眼色。

  眼見著各人行禮都完畢,烏拉那拉氏清了清嗓子,含笑開口道:“好了,如今宸嬪既已受封,咱們姐妹們就更熱鬧了!大家往后都要同心協力,親厚友愛,不分彼此,努力為皇上開枝散葉才是。”

  同心協力……不分彼此……

  吉靈微微琢磨著烏拉那拉氏的意思,正出神,就聽皇后忽然又道:“宸嬪,今日是你受封的喜日子,本宮亦有給你的賞賜。”

  她轉頭對華容點了點頭。

  華容轉身去了,不一會兒,兩個小太監已經抬著一只箱子過來了。

  吉靈本來以為皇后賞賜,肯定是珠寶首飾、玉器文玩之類,沒想到也和四爺一個樣,直接整了一只箱子出來。

  這么大手筆!

  她趕緊站起來,跪下給皇后烏拉那拉氏謝恩,道:“嬪妾謝皇后娘娘……嘔!”

  一句話還沒說完,她的胃就好像忽然被人踢了一腳似的,只覺得猛地一陣酸水直往上冒,竟是忍也忍不住,直接嘔了一口酸水出來。

  皇后面前失儀啊!

  幸虧反應快,她一把帕子捂住了,吐在帕子上了,七喜慌得連忙扶住了她。

  皇后和幾個妃嬪都張大了眼。

  裕妃第一個反應過來,伸手撐著座椅扶手,聲音晃晃蕩蕩地開了口:“宸嬪,你莫不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