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五十四章 柔情與鐵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日頭起得極快,待鳳輿行到坤寧宮前時,東方的天空已經泛出了萬丈霞光。

  烏拉那拉氏搭著華容的手,從鳳輿走了下來。

  她瞧了一眼年氏,環顧了四周,忽然便對著坤寧宮旁的角門微微一抬下巴,旁邊奴才已經會意。

  年氏見烏拉那拉氏在眾人簇擁下進了正殿,只是冷冷抬手,挽了挽耳邊鬢發,用手背擦了擦臉,那臉枯黃的妝粉頓時被擦去了一片,露出雪白細膩的肌膚來。

  她剛要抬腳,皇后身邊的一個近侍太監已經攔了來,指著旁邊的家門,倒也并不對年氏,只是瞧著珠玉,臉帶了一絲鄙夷的笑容,擠眉弄眼地指了指那角門,道:“走那兒罷!”

  夏意漸濃,坤寧宮前庭院里的花兒已差不多開到極盛處,滿目姹紫嫣紅、濃碧重翠,便在那花木扶蘇之處,一處小小的角門掩映在花枝后。

  所謂角門,是供坤寧宮中奴才們進出的小門,若是有些身份低卑之外間仆役來坤寧宮,走的時候也是不配從側門行進的,只能走角門。

  珠玉雙手攙扶起年氏,低聲道:“主子……”

  年氏瞧了一眼那角門,向正殿內一梗脖子,冷冷地大聲道:“堂堂大清皇后,做的這般小家子氣刻薄,也不怕六宮笑話!”

  那太監聽她一口一個“本宮”,不由得捂著嘴嘻嘻笑了。

  他伸出小指在耳朵孔中挖了挖,歪鼻斜眼地擠兌年氏道:“是風聲太大,還是奴才耳朵不好使了?怎么聲聲地聽見,有人還當自己是翊坤宮娘娘呢!”

  他從前在雍親王府時,便是跟隨著烏拉那拉氏的。

  彼時,年側福晉風頭正勁,與福晉杠的時候也是有的,他身為下人,不知挨了年妃多少臉色,如今說出這字字句句來,只覺得痛快得無與倫比。

  珠玉只是低頭扶著年氏肘部,緊緊抿著嘴唇不做聲。

  烏拉那拉氏直到進了暖閣內坐下,隱隱地還聽見外間年氏叫罵之聲,華容聽著不像樣,不由得欠身皺眉,低聲道:“娘娘,要不要奴才出去……”

  “用不著。”烏拉那拉氏接過宮人送來的燕窩枸杞羹,慢慢揭開蓋子,便見那明紅色的六七顆枸杞飄飄浮浮地在雪白的燕窩絲里,相映之間,煞是好看。

  烏拉那拉氏搖頭慢慢吹著熱氣,悠然自得道:“讓她叫嚷去!這是本宮的地兒,她如今這境地,還能折騰出什么?瘋瘋癲癲的,沒得讓奴才們看笑話。”

  她低頭喝了一口燕窩羹,又用金勺挑起一顆枸杞,凝神瞧了瞧,忽地將勺子一翻轉,碾壓了那顆枸杞,內中雪白色的籽頓時覆瀉在湯水里。

  烏拉那拉氏秀眉一挑,眼風里半是譏誚、半是落寞地道:“本宮就當看場丑戲,這坤寧宮成日里都是暮氣沉沉的,如今熱鬧熱鬧倒也痛快!”

  養心殿,燕禧堂。

  太醫們向皇帝稟了吉貴人的傷情確確無礙,磕了頭起身,幾人這才擠成一團,到一邊去商量拿捏著開藥方。

  眼見著時辰已經不早,便向蘇培盛點了點頭。

  蘇培盛會意,轉身走了出去。

  他一揮手,那門外,侍候皇帝朝衣冠的太監們是早就等候著的,因有妃嬪在內,并不便向內行進,只是捧了皇帝朝服冠冕在門口淺淺一步之地等著。

  宮女們見狀,極乖覺地抬手,一道道放下了簾幕,將內外視線隔絕開。

  一宿未眠,此時站起來,只覺得腦中昏沉,甚是疲憊。

  他抬手揉搓了一下自己眉目,強逼著自己打起精神。

  待得再放下手時,走到吉靈床邊,臉已掩飾得絲毫不見疲態。

  吉靈疼得一宿沒睡著沒辦法睡呀!傷口處的神經一抽一抽地疼了一晚。

  她只能在枕閉目養神,好不容易熬到了這時候,倒是有了點睡意。若是平日里,這也是她在景陽宮埋頭睡回籠覺的時候。

  迷迷糊糊地剛要閉眼,吉靈卻聽見動靜,一睜眼,就見著一道明黃色的英悍身影過來。

  她立刻就從被子里抽出那只沒受傷的手臂,抬手向他,仰臉道:“皇!”

  眉頭一擰,斥道:“別亂動!”

  他說完,俯身將吉靈那只手塞回了薄被里,抬手仔細貼了貼她額頭,見并沒發熱,心里踏實許多。

  他摸了摸她臉頰,沉聲道:“乖,朕一下朝便來瞧你!”

  瞧著吉靈埋在被子里,老老實實地點頭,嘴角不由得微微一揚,露出了從昨夜到現在的第一個笑容。

  但那一點笑意很快便淡漠下去了想到方才太醫說的“無論用多少精貴藥材,只怕多少要留下疤痕了”

  雖說這疤痕不在臉,但是女子皆有愛美之心,無端端的,手臂添一道長長的、蛇一樣的瑕疵,瞧著也是夠堵心的了。

  再想想靈靈那一桌子的胭脂水粉……十次有九次,都能看見她趴在那兒擺弄那些心愛的玩意兒。

  她多愛美呀!

  苦笑了一下,便把七喜叫到一旁來,聲音低不可聞地囑咐了幾句。

  七喜惶恐得很,搗蒜似地直點頭。

  就見皇帝腳下頓了頓,這才轉身才走出簾幕。

  每經過一道簾幕,便有宮人趕在前面打起簾子。

  直到走到最外一道時,帝王的臉便已經恢復了平時的冷峻淡然。

  侍服太監們來伺候。

  帝冠,朱砂寶頂紅艷如血,下以金為底,頂部亦是純金鏤空累絲。

  每層的金龍張口朝,傲然欲飛,尊貴無極各龍之間皆飾以東珠,晶瑩異常,溫潤流光。

  又有一批侍膳太監捧了點心、奶茶在外等著,皆是無心取用,一背手走了出去,蘇培盛連忙打起精神跟。

  坐在龍座,冷眼看著眾大臣跪叩,卻無端端想起昨晚那句“天性險詐,寡恩忘本”來。

  他唇邊掠過一絲冷笑。

  自康熙六十一年的冬天,先帝駕崩,登皇位后,他心里便很清楚,外間反反復復形容他最多的莫過于“治政過于嚴猛”

  他在心里惡狠狠罵了一句:都是一幫只會動嘴、撩撥是非的蠢東西!看人挑擔不吃力,你們來試試?

  朕能不嚴猛么?敗壞的吏治、虧空的國庫,心有不甘的余孽、蠢蠢欲動的邊疆烽火……

  哪一個不是亟待收拾的攤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