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六十一章 蜀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歷史上的白蓮教也是在奢安之亂時趁機在四川作亂,更是在奢崇明大軍圍城時一度在成都城內興風作浪,不過好在當時的守城主官朱燮元發現及時,不然說不得成都就城破了。

  不過這次的成都可就真不一定能守得住城了,畢竟歷史上幫助守城的秦良玉還在遼東,而馳援的貴州兵馬又還在路上,而奢崇明叛軍則在一路勢如破竹的攻城略地著,眼見著離成都府城就越來越近了。

  “我需要幾個人打入白蓮教的內部,伺機而動。”了解完白蓮教的信息后,黎安明便直接說道:“但不用太多,三五個人就夠了。”

  接下來黎安明給他們下達了具體的任務,怎么做,該如何做,他都給他們擬了一個大綱,最后黎安明交待道:“具體如何安排,你們自己商量,確定好后便直接出發就是了。注意安全!”

  離開紅劍小隊的秘密基地后,黎安明問道:“成都蜀王的事情打探得如何?”

  他要改革四川,蜀王一系是永遠逃脫不了的障礙。

  “回少爺,現在的蜀王是蜀恭王朱奉銓嫡子,太祖的十世孫朱至澍,與萬歷四十六年襲封蜀王,經屬下派人多番探查得知,蜀王一系的財富富可敵國,恐怕整個大明找不出第二個比他還富有的人了。”吳洋聞言想了想回道。

  蜀王府的富庶,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天下聞名的,四川只需要供養一個親王,而四川向來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其產則有五谷、六畜、金銀、竹木、絲麻、木棉、鹽油、銅鐵、藥物之利,足以豐殖,不假他方。”

  歷史上張獻忠占領成都后,從蜀王府攫取了大量財富。彭山江口沉銀中,打撈出不少原屬蜀王府的金銀財寶。

  末代蜀王朱至澍在危難之際,仍吝嗇得不愿把財富拿出來招兵買馬自保。

  一座金山,最終也未能保住,自己倒落了個投井自殺的下場。

  “還有,屬下等人探查到,成都府的良田沃土,蜀王府占了七成。”頓了頓,吳洋接著說道。

  蜀王府為什么會占有這么多土地?

  除朝廷賞賜、私下占有外,還有接受投獻這一方式,投獻是指主動把田地投靠蜀王府。這一方式在明朝中后期比較普遍,原因在于老百姓的賦稅負擔沉重,把田地投靠王府,可以逃避相關賦稅,因為王府的田地是不用承擔朝廷賦稅的。

  在承擔朝廷沉重賦稅和只須繳納王府地租的選擇上,老百姓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作為王府,也樂意接受投獻。

  投獻蜀王府的百姓,《明史》稱之為“蜀中奸民”。

  另外,蜀王府還有一種非常“高明”的攫取土地的手段——通過修建寺廟的方式,讓土地歸為王府所有。

  明朝首任蜀王朱椿到成都就藩不久,聽聞灌縣秀峰山風景如畫,遂捐錢讓工匠在山上修建上皇、中峰道觀寺廟,又建一亭子,取名“蜀府官山”。

  如此一來,這座山就成了蜀王府的私有財產。

  蒲江縣有一座圓覺寺,始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在萬歷2年的一座石刻上,有“南川王府所屬圓覺寺”字樣。

  這說明,本來是己有的寺廟,也成了蜀王府的私有財產。

  王府占有大量田地,并不是只有蜀王府才這么做,其他地方的王府做得更過分。

  而就在黎安明談論蜀王朱至澍時,成都府。一個身上穿著淡黃色的蟒袍,腰間系著玉帶,雙手背在后面的中年人站在城頭上,看著城外不時出現的人馬眉頭皺的緊緊的,顯然這位現在的心情并不好。

  在這個人的身后,站著一隊護衛,相對于城頭上的士卒,這些護衛可是要精銳的多。

  “王爺,叛軍就要來了,王爺還是回府去吧!這里交給下官等人就可以了。”一個站在不遠處的文官,對著此人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被稱作王爺的這個人,正是這一代的蜀王朱至澍。聽到那人對自己說話,蜀王回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張大人,城外的消息已經到了,成都現在是什么情況,本王心里也有數。難道張大人以為本王能夠安心呆在王府里?”

  那文官便是云貴總督張我續,他也是一個倒霉蛋,剛一上任,便遇到了土司叛亂這樣的倒霉事。

  聽到朱至澍的話,張我續頓時臉上有了些許尷尬的神色,成都城外是什么情況,身為云貴總督的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不過有些事情自己心里清楚,可是真的不能說出來。

  因為他得要穩定軍心民心,這樣的消息自然不能傳出去。略微沉思了一下,張我續便拱手沉聲說道:“王爺,下官身為云貴總督,守城乃是職責所在。王爺乃是天潢貴胄,如果有什么閃失,下官等人實在是擔待不起啊!”

  張我續身后的朱燮元等官員也連忙拱手說道:“是啊,王爺,您還是回府去吧!”

  看了一眼云貴總督張我續、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等人,朱至澍搖著頭苦笑,心里也是充滿了無奈。張我續話里的意思很明顯,既然是守土有責,自然是要與成都城共存亡。

  身為大明朝的王爺,朱至澍和別人不同。可以說蜀王一系和別的王爺都不同。從朱元璋開始,便對蜀王封賞有加,后來的皇帝為了籠絡蜀王,也都是恩賞有加。這個恩賞可不是單單口頭上的恩賞,而是有實質內容的,那便是土地。

  經過兩百多年的賞賜,當然也有自己侵吞的,整個天府之國的良田,有三分之二是屬于蜀王府。剩下的三分之一當中,有一半和蜀王府也有關系。

  如果說這個時候天下誰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蜀王絕對當之無愧。有了這么多的土地,蜀王的財富自然也是不用說,所以蜀王一脈向來都非常的潔身自好。

  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看著蜀王心思在不斷的翻轉,他來到四川時間已經不短了,對于蜀王可謂尊敬有加。這位王爺不欺男霸女,對王府的奴仆管教也是非常的嚴格,朱燮元覺得這才是大明朝的王爺。所以朱燮元說給蜀王的話。也不全是拍馬屁,很大一部分是由心而始的。

  朱至澍看著眾官員,沉聲的說道:“各位大人,這成都乃是四川的首府,如果這里丟了,那整個四川就丟了。到那個時候你們對不起陛下的信任,本王則是對不起大明的列祖列宗。”

  “王爺放心,這成都城里守軍雖然只有兩千,可是這里有無數的漢家兒郎。永寧的蠻夷想要攻進來那是癡心妄想,下官等深受君恩,自當盡心竭力。”張我續的聲音很堅決,眼中也是一片決然,顯然這位張大人已經做好了準備。

  朱至澍贊賞的看了一眼張我續,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成都城墻高大,想要攻進來難度確實非常的大,他們也就是圍困而已。不過各位大人不要擔心,如果城內的糧食不夠,本王會捐出一千擔糧食來救急。”

  蜀王這句話一出,在場的人全都松了一口氣,大家心里都明白,不要看成都只有兩千守軍,奢崇明號稱有十萬大軍向成都攻來。如果成都城內不斷糧,奢崇明那些外夷一輩子也別想攻進來。至于成都城內糧食的問題,或許官府和百姓的存糧都不多,可是蜀王府多。

  雖然一千擔不多,但好歹這位王爺愿意出力,這就夠了。對于這些官員來說,他們是知道各地藩王的尿性的,不在戰時添亂就不錯了,更何況這位蜀王好歹還象征性的出了一份力。

  沒有人知道蜀王府有多少糧食,不過大家心里都有數,蜀王府的糧食就算給全城的人吃,恐怕一年兩年也吃不完。他們也都相信,只要朝廷得到消息,援軍很快就會到來了。

  對著蜀王恭敬的施了一禮,張我續等人一臉感激的說道:“下官等代全城百姓謝過蜀王!”

  輕輕的擺了擺手手,蜀王朱至澍笑著說道:“這些人都是大明朝的百姓,蜀王一脈世受郭恩,這算不得什么。”

  聞言,在云貴總督張我續的帶領下,一眾官員都恭敬的對著蜀王朱至澍施了一禮,大聲的說道:“王爺深明大義,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至澍看著眾位大人,笑著將張我續攙扶了起來,神態頗為客氣的說道:“諸位大人,本王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剩下的事情就靠諸位大人了。希望諸位大人不要辜負陛下的信任,也不要讓本王失望!”

  蜀王走了,不過在場的官吏士卒心中都留下了一個好蜀王的印象,顯然這樣的王爺才是大明朝的王爺。

  不過,離開城頭的蜀王卻沒有了剛剛的從容不迫,臉上滿是愁容,一邊走一邊輕輕的嘆著氣。這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做做表面功夫而已。畢竟這些文官們大多都是孤身一人在這里當官,如果戰死了,朝廷不但不會追究罪過,恐怕還會大加恩賞。

  可是蜀王不同,這里是他的根,整個蜀王一脈全都在這里。一旦成都被攻破,那蜀王一脈肯定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再次回頭看了一眼城頭,蜀王的眼中滿是擔憂,自言自語的輕聲說道:“希望本王剛剛說的話有效,你們可一定要堅持住啊!這成都不能被攻破,四川也不能丟啊!”

  自始至終,蜀王都沒有提過讓王府護衛來幫忙守城的事,因為蜀王一系深得各代皇帝的信任,相對于其他藩王,蜀王一系的王府衛隊削減得最少。至今整個蜀王府有衛隊五千人,當然不算家奴護院什么的,不過此次朱至澍沒有把王府衛隊調來守城,因為他得守住他得王府,守住蜀王一系兩百年來累積的財富。

  不過,隨即他又有些心疼了起來,城外的三百多個皇莊怕是保不住了。

  城頭上,蜀王走后,最大的就是云貴總督張我續了,他掃視了一圈眾人,聲音頗為嚴肅的說道:“諸位,奢崇明叛軍距成都已經沒多遠了,剩下的幾個關隘,本官說句不客氣的話,想擋住叛軍的勢頭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成都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本官相信大家誰也不想死,所以本官希望大家能夠同心戮力,不要辜負皇上的信任,不要辜負蜀王的囑托。”

  “大人放心,我等謹遵大人教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有人出來搗亂,全都躬著身子拱手大聲的說道。

  張我續見狀,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大聲的說道:“下面本官來調派任務,成都府!”

  一邊的成都府知府陸瑋晟聞言微微一愣,沒想到第一個被叫到居然會是自己,不過他來不及多想,便連忙走了出來,沉聲應道:“下官在!”

  “成都府,本官把布政使衙門,提刑司衙門的差役和幫閑全都交給你,加上成都府的差役和幫閑。你帶著他們維護好城里的治安,但凡有尋釁滋事者,可格殺勿論!另外注意城中的夷人、白蓮教眾,如果有異動,全都格殺勿論!”張我續此刻眼中閃著冷光,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他已經顧不得許多了。

  “是,大人!下官這就去辦!”陸瑋晟答應的很痛快,他現在覺得自己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妥的地方,恐怕總督大人都會把自己就地正法。

  張我續點了點頭,繼續安排道:“朱大人、薛大人!”

  四川布政使朱燮元和巡按御史薛溥政聞言齊齊一應:“下官在!”

  “你等與本官分門固守,等待援軍到來。”張我續沉聲說道。雖說現在還不知道援軍什么時候能到,但此時的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固守待援了。

  說完,張我續掃視一圈城頭上的人,大聲的說道:“其余人等,回去之后,整頓好你們的人,一旦守城之戰開打之后,軍需糧草全都交給你們了。”

  聽到張我續此言,和自己職責有關的人便紛紛站了出來,全都拍著胸脯保證,他們心里也都明白,這個時候再不用心盡力,自己這些人就真的死定了。

  稍有差錯,就算不被叛軍攻進城殺死,也會被總督大人問罪處死,所以各自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事關身家性命,沒人敢敷衍了事。

  而就在成都各官員在整軍備戰待援時,經過一個多月的快馬加鞭,奢崇明叛亂的消息終于抵達了京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