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章 建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王元一發現,每天早晨,那個軍營就會吹響嘹亮的號子,一群兵丁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營房中跑出,然后進行半個多時辰的晨跑。

  接著吃完早飯,就開始舉石木頭并練習槍術,每人一桿長槍,對著草人猛刺。連續一個時辰后,開始像木頭人一樣站在原地,隨著口令左轉右轉,誰若做錯,就會被黎家公子安排的人一棍子打過去。

  就那樣不斷的重復到中午,吃完午飯繼續站。下午站上一個時辰后每人手持長槍,背上幾塊石頭開始在野地里瘋跑,最少王元一是這么看的。

  到了傍晚,一群疲憊不堪的家丁則開始在黎家公子的指揮下扎營,晚上則圍成一個大圈,聽著黎家公子講著什么。

  王元一由于離得太遠,無法靠近,也不知道是黎安明在講什么。不過以他的觀察,黎家的舉動反常了些。

  黎家家好似想練出一支精兵,雖然王元一不太懂兵事,但也能清晰的發現那些家丁的變化。

  最初那些家丁站得還稀稀拉拉,這才過去幾天,那些家丁已經能整齊的走動,長槍刺出時也有種一往無前的氣勢。

  其實這些就是現代常用的練兵手段而已,王元一又不是穿越來的,怎么可能會看得懂。至于到了晚上,就是黎安明在給那些兵丁上課的時候,前期教會他們識字就好,每天規定認識多少字,沒完成的第二天就會受到懲罰。

  還別說,這樣的方法還是挺有效的,光是這五天的時間,這三千多人已經能認識五十多字了。當然,之所以有這效率,也和這些窮苦人想要識字有關,他們平常想要讀書識字都找不到人教,現在有機會了,還不得珍惜啊。

  原本已經撐不住的王元一決定留下觀察一段時間,因為黎家開出的條件實在是很誘惑,文人在黎家做事,一個月能領到一石糧食,還有一兩銀子,就算是那個木棚里教書先生也是同樣的待遇。

  王元一本想離開,然后等其他地方隨便找份文人的工作做,但看到黎安明開出的待遇后卻心動了,在走與不走之間搖擺,所以決定再觀察一些時曰再說。

  ........

  黎安明在決定招募新軍時,就已經把新軍訓練的計劃做了出來,這才有了現在的魔鬼式訓練。

  每曰早晨晨跑半個時辰,接著吃完飯讓新兵們舉一百下木頭,冷兵器軍隊的訓練上,舉木頭或者石鎖是重要環節,但這里沒有石鎖,黎安明只得選擇木頭來代替。

  特別是長槍兵,對腰力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須針對性的每曰舉木頭。舉完木頭后,就是練習槍術的時候了。這是黎安明重點訓練的地方,因為以后他的火器部隊都會配上刺刀。

  早上一個時辰的槍術,然后開始訓練站隊。訓練站隊雖然繁瑣,但進度還算不錯,幾天下來,手下的兵丁基本上都能分清楚哪是左哪是右。

  下午依舊是戰斗訓練,并進行負重越野,越野的距離一天天的都在往上提,傍晚則訓練扎營。

  晚上,則是黎安明給家丁們灌輸知識、信仰、戰術、眼界的時間,同時也是交流經驗的時間。

  兵丁被黎安明狠練得叫苦不迭,單卻只牙堅持,沒有發生逃跑的事件。因為軍法規定,逃兵是要被斬首的。而且他們就算跑了,他們又能跑到哪里去,還不是得去當纖夫。再說現在雖然苦點累點,但至少日子有了盼頭。

  另外只要成為新軍的一員,每月發餉銀五兩,要知道現在的衛所兵是沒有軍餉的。

  一混半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半個月訓練下來,已經有模有樣,不過在站隊上偶爾還是會出差錯。站隊訓練得差不多,是該開始訓練陣形的時候了。

  黎安明考慮了一段時間后決定組建一支由長槍兵、火槍兵為主,騎兵、長弓兵為輔的部隊。這些現在都還不急,主要是武器方面還沒有打造好。

  而在黎安明練兵期間,他同樣沒放棄對工坊區和軍營的建設,經過半個多月幾千人的努力,軍營基本已經初步建設完成了,至于后面的黎安明準備以后再慢慢健。

  工坊區的的各種作坊也健得差不多了,除此之外,黎安明還建立了兩座高爐,用來改善現在的鋼鐵質量。另外,他還建立了一座火藥作坊和一個槍炮作坊。

  火藥改善方面很簡單,黎安明直接把后世的黑火藥配方以及顆粒火藥的做法給那些匠人照做就是了,這些早就已經完成了。此外,火藥作坊打造的掌心雷也早已實驗成功了,現在已經在制作成品了。

  由于缺乏槍炮方面的匠人,火器方面的進度就比較慢了,不過還好黎安明直接給了圖紙,所以對燧發槍的研究,則進展得比較順利。燧發槍的結構其實很簡單,后世這種遂發槍裝置成了很多小孩子的玩具,裝上那種一圈圈的火藥,打一下響一下,只是那些無良廠商用的材料很低廉,不知道是用銅還是什么東西,反正不是鐵也不鋼,老是打上沒幾天就斷了。

  在燧發槍的研究上明朝并不比西方晚多少,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在1635年制造出了了燧發槍。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并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

  燧發槍的結構上并不難,只是擊錘在材料上需要注意,用鋼條是最好的,一般的材料多用幾次會被打斷。

  真正的難題還是在火槍的制造上,黎安明雖然研究過火槍,但火槍的鉆孔實在是個難題,用原始的手段慢慢鉆,那太慢了,耗時耗力,這方面他的技術絕對比不過軍中的專門打造火器的匠戶。

  只是他手頭沒有那些人才。用水力來鉆孔的話,還得制造出水力機械才行,這就得需要一些時間了。

  做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銀子,而黎安明家里的銀子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他只得等。按時間上來算,黎荃等人估計已經賣了一些東西了,或許已經派人在回來的路上了呢?

  不過黎荃的好消息他沒等到,倒是終于了解到了父親黎文海的消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